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连翘

小连翘

药材名称小连翘

拼音Xiǎo Lián Qiáo

别名小翘(《唐本草》),七层兰、瑞香草(《质问本草》),奶浆草(《峨嵋药植》),大田基、小瞿麦(《南宁市药物志》),排草、排香草(《江西民间草药》),小对叶草(《四川中药志》),小对月草(《重庆草药》)、小元宝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纲目》

来源为蘑黄科植物小连翘全草。6~8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30~60厘米,光滑无毛。茎圆柱形。叶对生,无柄,狭长椭圆形、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20毫米,宽2~8毫米,先端钝,全缘,基部钝形,半抱茎,上面散布黑色油点。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5,绿色,卵形,锐尖头,长4毫米,有黑点散布;花瓣5,椭圆形,长8~10毫米,与萼片互生,浓黄色,有黑色点线,稍旋扭;雄蕊多数,成3束,黄色,花药小,顶端有1黑点;子房3室,黄色,花柱3,柱头乳头状。蒴果卵形,3室,室间歼裂长约7毫米.种子细小,具细网纹。花期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调经,通乳,消肿,止痛。治吐血,衄血,子宫出血,月经不调,乳汁不通,疖肿,跌打损伤,创伤出血。

①《峨嵋药植》:"叶及花枝:煮肉服,产妇有发奶之效。"

②《现代实用中药》:"止血。治吐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等。又用于刀伤创伤,作洗涤料。兼为咽喉之含漱剂、风湿性疾患之湿布剂。生草打汁外用于创伤、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咯血、鼻出血、便血:小连翘一至二两,水煎服;或加龙芽草一两,鳢肠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月经不调:小连翘、月月红、益母草。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③通乳汁:小连翘、山甲珠。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疖肿:小连翘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另取鲜全草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跌打扭伤痛:小连翘全草四钱。酒、水各半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⑥治外伤出血:小连翘鲜叶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夜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花藤药材名称夜花藤拼音Yè Huā Ténɡ别名吼喃浪[傣语]来源防己科夜花藤Hypserpa nitida Miers,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福建、广东

  • 滇羌活

    《全国中草药汇编》:滇羌活药材名称滇羌活来源伞形科滇羌活Pterocyclus rivulorum (Diels) Wolff ex Hand.-Mazz.,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发汗祛

  • 三尖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尖杉药材名称三尖杉拼音Sān Jiān Shān别名榧子、血榧、石榧、水柏子、藏杉、桃松、狗尾松、尖松、山榧树、白头杉、崖头杉、岩杉来源粗榧科粗榧属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

  • 树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葱药材名称树葱拼音Shù Cōnɡ别名石葱、蜈蚣草、毛兰来源兰科毛兰属植物树葱Eria pannea Lind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性味苦,

  • 肾精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肾精子药材名称肾精子拼音Shèn Jīnɡ Zǐ来源偶蹄目牛科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以牛膀胱结石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利

  • 强威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强威生草药材名称强威生草来源桔梗科强威生草Lobelia pleotricha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虚弱。主治久病体虚。用法用量0.5~1两。

  • 肥皂荚

    《全国中草药汇编》:肥皂荚药材名称肥皂荚拼音Féi Zào Jiá别名肉皂荚、肥猪子来源豆科肥皂荚属植物肥皂荚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以

  • 水香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香柴药材名称水香柴别名贵州金丝桃、上天梯、刘寄奴来源金丝桃科水香柴Hypericum kouytchouense Levl.,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甘,寒。功能主

  • 狸骨

    《中药大辞典》:狸骨药材名称狸骨拼音Lí G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猫科动物豹猫的骨。性味①《别录》:"味甘,温,无毒。"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无毒

  • 芋梗

    《中药大辞典》:芋梗药材名称芋梗拼音Yù Gěnɡ别名芋荷杆(《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芋茎(《湖南药物志》)。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叶柄。7~8月间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