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小金挖耳

小金挖耳

药材名称小金挖耳

拼音Xiǎo Jīn Wā ěr

英文名all-grass of Small carpesium

别名茄叶细辛、小野烟散血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金挖耳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minus Hems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花金挖耳多年生草本,高15-45cm。茎直立,常呈紫色,疏生长柔毛或下部毛脱落。叶柄短工近无柄;茎下部叶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0cm,宽1-1.5cm,先端渐尖工稍尖,基部狭成长叶柄,边缘有疏硬小齿;上部叶渐小,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上面有疏短糙毛,下面疏生长柔毛。头状花序小,直径3-5(-7)mm,单生于茎枝顶端,直立或有时下垂;花梗细长,有长柔毛和腺点;头状花序基部常有2-3个不等长的小苞片;总苞宽钟状;总苞片4层,外层卵形,中层和内层长圆形,稍撕裂;花黄色,外围的雌花花冠圆柱形,3-4齿裂;中央的两性花花冠筒状,先端有5个裂片。瘦果长约1.8mm,近圆柱状,先端有短喙,有腺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灌丛中或山坡路旁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基部紫褐色,密被卷曲柔毛。叶披针形至椭圆形,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渐狭。叶片绿色,两面均有腺点状突起,触之有粗糙感,叶缘有明显的疏锯齿或全缘。叶柄与叶片中肋通常带紫色,被柔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端;苞叶条状披针形,密被短柔毛,总苞钟状,苞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干膜质。气香,味微苦。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清热凉血。主吐血;咯血;尿血;血崩;无名肿毒;腮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麻疹、痈疮、溃疡、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吉龙草

    药材名称吉龙草拼音Jí Lónɡ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Fragrant Elsholtzia别名暹罗香菜出处始载于《云南经济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吉龙草的茎叶。拉丁植物动

  • 关白附子

    药材名称关白附子拼音Guān Bái Fù Zǐ英文名Radix Aconiti Coreani别名黄马技花、百步草、白附子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

  • 干旱毛蕨

    药材名称干旱毛蕨拼音Gān Hàn Máo Jué英文名Arid Cyclosorus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干旱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大风子油

    《中药大辞典》:大风子油药材名称大风子油拼音Dà Fēnɡ Zǐ Yóu别名大枫油(《普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种仁的脂肪油。制法将种子洗净,干燥后,打碎,取出

  • 党参

    《中国药典》:党参药材名称党参拼音Dǎnɡ Shēn英文名RADIX CODONOPSIS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 牛戳口

    药材名称牛戳口拼音Niú Chuō Kǒu别名老牛锉、千针草、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蓟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maackii Maxim. [C. japonicum DC

  • 自消容根

    《中药大辞典》:自消容根药材名称自消容根拼音Zì Xiāo Rónɡ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大猪屎豆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自消容"条。功能主

  • 雀梅藤根

    药材名称雀梅藤根拼音Què Méi Ténɡ Gēn出处《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功能主治治鹤膝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

  • 鹅肠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肠草药材名称鹅肠草拼音é Chánɡ Cǎo别名鹅肠菜、鹅儿肠、抽筋草来源石竹科牛繁缕属植物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 (L.) Fries

  • 滴血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滴血根药材名称滴血根别名小血藤来源菊科滴血根Wedelia urticaefolia (Blume)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温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