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桂花

山桂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桂花

药材名称山桂花

拼音Shān Guì Huā

别名木本远志、木本瓜子金

来源远志山桂花Polygala wattersii Hance.,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四川、广西。

性味微甘、涩,温。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主治乳腺炎。

用法用量鲜根或叶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桂花

药材名称山桂花

拼音Shān Guì Huā

别名西南远志(《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远志科植物长毛远志根、叶树皮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1~4米。树皮灰绿色。单叶互生,多集于小枝先瑞;近革质;叶片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上面绿色或带紫色,下面白绿色,全缘。总状花序单生于小枝近顶端的叶腋里,2~5个成簇;花黄色,或先端带紫色,长12~20毫米:花萼2轮,外轮3,极小,内轮2,花瓣状;花瓣3中间龙骨瓣的背面顶部有二囊状附属物,两侧花瓣2/3部分与花丝鞘贴生;雄蕊3,花蝗下部3/4合生成鞘。蒴果椭圆状倒卵形,长1O~14毫米。种子2,有淡棕色长柔毛。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山坡的灌木丛中。分布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味微甘涩,性温。"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树皮:滋补强壮,舒筋散血。治跌打损伤。"

⑧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根、叶:活血解毒。治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桂花

药材名称山桂花

拼音Shān Guì Huā

英文名Root of Watter Milkwort

别名辣椒调经草、臭皮

出处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桐花科植物短萼海桐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wattersii Hanc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态短萼海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枝条通常近轮生,嫩枝略被毛,后脱落。叶簇生于顶端;叶柄长1-1.5cm,有时更长;叶片薄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稀倒卵形,长4-14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狭楔形,叶面干后发亮,云南产的标本叶面干后无光,下面初时有毛,后变秃净,全缘;侧脉9-11对。伞房花序3-5枝,生于枝顶叶腋内,长3-4cm,被微毛;花序梗长1-1.5cm;花淡黄色,极芳香;花梗长1cm;苞片狭披针形,长4-6mm,有微毛;萼片分离,或基部稍合生,膜质,卵状披针形,有微毛或无毛,长1-3mm;花瓣分离,长6-8mm;雄蕊有时与花瓣近等长,有时仅长2-3mm;子房密被绢状柔毛,花柱短而无毛。蒴果扁球形,直径8-10mm,2瓣裂,果瓣薄。种子长约3mm。花期4-5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300(-2500)m的落叶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树皮含三萜类化合物:茶皂甙元(theasapogenin)D,R1-玉蕊醇(R1-barrigenol),短萼海桐皂甙元(pittobrevigenin)即是21-O-当归酰-R1-玉蕊醇(21-O-angelloyl22-O-acetyl-R1-barrigen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

性味微甘涩;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主乳痛;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树皮:滋补强壮,舒筋散血。治跌打损伤。2.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根、叶:活血解毒。治乳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万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万年草药材名称小万年草拼音Xiǎo Wàn Nián Cǎo别名石豆瓣来源景天科小万年草Sedum subtil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

  • 钝叶草

    药材名称钝叶草拼音Dùn Yè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Helfer Stenotaphrum别名薏米草、鸭口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钝叶草的全草。拉

  • 马棘

    药材名称马棘拼音Mǎ Jí别名一味药、野绿豆、马料梢、山皂角、野篮枝子来源为豆科木篮属植物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以根或全株入药。秋季挖根或采全株,洗净,

  • 油柑叶

    《中药大辞典》:油柑叶药材名称油柑叶拼音Yóu Gān Yè别名丝叶(《岭南采药录》),余甘子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叶片,夏、秋

  • 野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切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①

  • 蛇婆

    《中药大辞典》:蛇婆药材名称蛇婆拼音Shé Pó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蛇科动物半环扁尾蛇的全体。原形态半环扁尾蛇,又名:海蛇。全长63~150厘米。头部短,尾侧扁,躯干略呈圆筒形

  • 香石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石藤药材名称香石藤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别名小密细藤、小血藤来源木兰科香石藤Schisandra lancifolia (Rehd. et Wils

  • 桃奴

    药材名称桃奴拼音Táo Nú别名瘪桃干、阴桃子、气桃子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自落的幼果。夏初拣落地的幼果,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

  • 大驳骨丹

    《中药大辞典》:大驳骨丹药材名称大驳骨丹拼音Dà Bó Gǔ Dān别名鸭仔花、逼迫树(《本草求原》),大还魂(《岭南采药录》),大驳节(《陆川本草》),大接骨草、救命王(《南宁市

  • 药材名称鸮拼音Xiāo别名流离、鸱鸮(《诗经》),土枭(《尔雅》),服(《汉书》),天鸟(《周礼》郑玄注),训狐(《巴蜀异物志》),山鸮(《汉书》晋灼注),画鸟(《埤雅》),幸狐、车载板、快扛鸟、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