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岩泽兰

岩泽兰

药材名称岩泽兰

拼音Yán Zé Lán

别名天青地红自来血血经草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茜草科植物岩泽兰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亚灌木。茎匍匐,红褐色,节处生根,上部倾斜上升。叶对生,卵状长椭圆形,长5~9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长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带红色;叶柄长5~20毫米。二歧分枝的聚伞花序,花偏生于分枝上;萼5裂,宿存;花冠漏斗状,裂片5;雄蕊5;花盘肉质,子房2室。蒴果2裂。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阴湿处。分布贵州等地。

性味性温,味微甘而涩。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治跌打损伤。

复方①治气血不足,月经不调:岩泽兰、大小血藤,益母草臭牡丹各五钱。煎水兑酒服。

②治痨伤咳嗽:岩泽兰根三两。泡酒服。

③治骨折、跌打:岩泽兰、大九龙盘蜘蛛抱蛋)、小九龙盘(观音草)、羊儿风(土地骨皮)各等量。捣绒加酒包伤处;并用以上药各五钱,加野荞根五钱,煎酒服,一日三次。

④治刀伤:岩泽兰叶捣绒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黑风散

    《中药大辞典》:黑风散药材名称黑风散拼音Hēi Fēnɡ Sà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细圆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细圆藤,又名:蛤仔藤。攀援木质藤本,长10余米。茎圆柱形,

  • 熊脂

    《中药大辞典》:熊脂药材名称熊脂拼音Xiónɡ Zhī别名熊白(陶弘景),熊恤(《洞天奥旨》)。出处《本经》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以秋末冬初猎取者脂肪最为肥满。取出脂肪,熬炼去滓

  • 羊角拗子

    《中药大辞典》:羊角拗子药材名称羊角拗子拼音Yánɡ Jiǎo Niù Zǐ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种子。8~9月间采成熟果实,剥取种子,去净种毛,晒干。原形态

  • 《中药大辞典》:珂药材名称珂拼音Kē别名马珂、马珂螺(徐表《异物志》),珬(《通典》),马鹿贝(《动物学大辞典》)。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凹线蛤蜊的贝壳。一般在冬季及春季采捕。原形态贝壳2片,

  • 蓝玉簪龙胆

    药材名称蓝玉簪龙胆别名丛生龙胆、双色龙胆、棒坚翁波[藏名]来源龙胆科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清

  • 良旺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良旺茶药材名称良旺茶拼音Liánɡ Wànɡ Chá别名白鸡骨头树、金刚树、粱王茶来源五加科假参属植物良旺茶Nothopanax delavayi (

  • 水鬼蕉

    药材名称水鬼蕉拼音Shuǐ Guǐ Jiāo别名引水蕉、郁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种植物蜘蛛兰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Pan

  • 巴豆叶

    《中药大辞典》:巴豆叶药材名称巴豆叶拼音Bā Dòu Yè别名双眼龙叶(《岭南采药录》),大叶双眼龙叶(《岭南草药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叶片,植物形态详&

  • 白藤

    《中药大辞典》:白藤药材名称白藤拼音Bái Ténɡ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 禾叶墨斛

    《中药大辞典》:禾叶墨斛药材名称禾叶墨斛拼音Hé Yè Mò Hú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禾叶墨斛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草本,丛生,高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