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峨眉香科

峨眉香科

药材名称峨眉香科

拼音é Méi Xiānɡ Kē

别名峨眉石蚕野烟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香科科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omeiense Sun ex S.Chow

采收和储藏:7-10月采收,鲜用。

原形态峨眉香科科,多年生草本,高约50cm。茎直立,几无毛。叶对生;叶柄长1-1.5cm,无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5-12cm,宽1.5-3.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除脉外几无毛。假穗状z花序长4-10cm,顶生,由彼此密接偏向一侧、具2花的轮伞花序组成;苞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边缘具短柔毛;花梗长约2mm;花萼钟形,长约6mm,喉部内具毛环,萼筒长约4mm,二唇形,上唇3齿,中齿近圆形,侧齿三角形,下唇2齿,披针形;花冠白色,全长约1.8cm,冠筒长约7mm,唇片与冠筒成直角伸展,中裂片卵圆形,略内凹,基部狭隘,侧裂片披针形;雄蕊4,均伸出,前对较长;花柱长1.2cm,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小,盘状,具波状边缘。小坚果卵圆形,具网纹,合生面占果长2/3。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疖红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接骨木根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根药材名称接骨木根拼音Jiē Gǔ Mù Gē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洗净,晒干。性味①《分类草药性》:"甘,平,

  • 接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接骨风药材名称接骨风别名冷水花来源荨麻科接骨风Pilea basicordata W. T. Wang,m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辛、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

  • 羊心

    《中药大辞典》:羊心药材名称羊心拼音Yánɡ Xīn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心脏。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每100克约含水分80克,蛋白质11.

  • 油茶

    药材名称油茶拼音Yóu Chá别名油茶树、茶子树来源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Thea oleosa Lour.],以根和茶子饼入药。根皮

  • 地沙

    《中药大辞典》:地沙药材名称地沙拼音Dì Shā别名米洋参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玉簪科植物三品一枝花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收。原形态三品一枝花,又名:蛆儿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20厘米。

  • 林背子

    药材名称林背子拼音Lín Bèi Zǐ别名野漆树根(《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

  • 无花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无花果药材名称无花果拼音Wú Huā Guǒ别名文先果、奶浆果、树地瓜、映日果、明目果、密果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果实,其根及叶也入药。

  • 滇地黄连

    药材名称滇地黄连拼音Diān Dì Huánɡ Lián别名假苦楝、矮秃秃、千年矮、鸡血散、小罗伞、白花矮陀陀、七匹散、金丝岩陀、土黄连、地黄连、思茅地黄连、小独根、火石五、岩桧、麻鸡翅膀、小岩三、小

  • 乌桕

    药材名称乌桕拼音Wū Jiù别名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以根皮、树皮、叶入药

  • 唐古特青兰苗

    药材名称唐古特青兰苗拼音Tánɡ Gǔ Tè Qīnɡ Lán Mi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的幼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