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木薯

木薯

药材名称木薯

拼音Mù Shǔ

英文名manihot utilissima

别名树薯、薯树、臭薯、葛薯、树番薯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ihot esculenta Crantz[M.utilissima Pohl.]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叶夏、秋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木薯 直立亚灌木,高1.5-3m。块根圆柱状,肉质。叶互生;叶柄长约30cm;叶3-7掌状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cm,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萼钟状,5裂,黄白色而带紫色;无花瓣;花盘腺体5枚;雄花具雄蕊10,2轮;雌花子房3室,花柱3,下部合生。蒴果椭圆形,长1.5cm,有纵棱6条。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带地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方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叶互生,长10-20cm,掌状3-7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全缘,渐尖;叶柄长约30cm。气微,味苦、涩。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疡肿毒;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本品外用,不作内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入药有拔毒消肿的功能。用于疮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颡鱼颊骨

    《中药大辞典》:黄颡鱼颊骨药材名称黄颡鱼颊骨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Jiá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颊骨。功能主治《普济方》:"治喉痹,黄

  • 大马蓼

    药材名称大马蓼拼音Dà Mǎ Liǎo别名蓼草、旱苗蓼、白辣蓼来源蓼科蓼属植物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凉。

  • 刺萼悬钩子

    药材名称刺萼悬钩子拼音Cì è Xuán Gōu Zi英文名Spinycalyx Raspberry别名黄琐梅、小红袍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刺萼悬钩子的根。拉丁

  • 柏树叶

    《中药大辞典》:柏树叶药材名称柏树叶拼音Bǎi Shù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原形态柏木,又名:香柏(《三辅旧事》),香扁柏、垂

  • 滇茵陈

    药材名称滇茵陈来源菊科滇茵陈Artemisia mairei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除湿热,散风解郁,发汗利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蓬蘽

    《中药大辞典》:蓬蘽药材名称蓬蘽拼音Pénɡ Lěi别名陵蘽、阴蘽(《别录》),割田藨(《纲目,),寒藨(《医林纂要》)。出处《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果实。秋季果熟时采收。性味甘酸

  • 龙胆草

    药材名称龙胆草拼音Lónɡ Dǎn Cǎo英文名RADIX GENTIANAE别名龙胆、苦胆草、胆草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

  • 牛骨

    《中药大辞典》:牛骨药材名称牛骨拼音Niú Gǔ出处《纲目》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骼。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烧灰,治吐

  • 山货榔

    《中药大辞典》:山货榔药材名称山货榔拼音Shān Huò Lánɡ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无毛南蛇藤的茎。全年可采。晒干用。原形态攀援状藤本,长达数米。小枝灰色,皮孔明显

  • 亚婆潮

    药材名称亚婆潮拼音Yà Pó Cháo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广花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otis ampliflora Hance [Olden-landia amplifl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