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杉寄生叶

杉寄生叶

药材名称杉寄生叶

拼音Shān Jì Shēnɡ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鞘花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rosolen cochinchinensis( Lour.) VanTiegh.[ Loranthus cochinchinensis Lour.; Elytranthe cochinensis(Lour) G. D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0.5-1.3m。全株无毛。小枝灰色,具皮孔。叶对生;叶柄长0.5-1cm;叶片革质,阔椭圆形至披针形,有时卵形,长5-10cm,宽2.5-6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中脉在上面扁平,在下面凸起,侧脉4-5对。总状花序,1-3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花序梗长1.5-2cm,具花4-8朵;花梗长4-6mm;苞片阔卵形;小苞片2枚,三角形,基部彼此合生;花托椭圆形;副萼环状;花冠橙色,长1-1.5cm,冠管膨胀,具6棱,裂片6枚,披针形,长约4mm,反折;花柱线状,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长约8mm,直径7mm,橙色,果皮平滑。花期2-6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1600m的平原或同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壳斗科、山茶科、桑科植物或枫香、油桐、杉树等多种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西藏等地。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利水消肿。主感冒发热;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河套大黄

    药材名称河套大黄拼音Hé Tào Dài Huánɡ别名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eum hotao

  • 莲生桂子草根

    药材名称莲生桂子草根拼音Lián Shēnɡ Guì Zǐ Cǎ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马利筋的根。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平,有毒。"

  • 刺蜜

    《中药大辞典》:刺蜜药材名称刺蜜拼音Cì Mì别名羊刺蜜(《北史》),草蜜、给敦罗(《本草拾遗》),刺糖、骆驼刺糖(《新疆药材》),阳塔克西克尔(维名)。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

  • 三棱草

    药材名称三棱草拼音Sān Lénɡ Cǎo别名大三方草、三棱马尾、仙鹤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有喙红苞薹的带根全草。7~8月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横

  • 锯鲨翅

    药材名称锯鲨翅拼音Jù Shā Chì来源药材基源:为锯鳐科动物尖齿锯鳐的鳍。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杀后,将鳍割下,晒干。原

  • 感应草

    药材名称感应草别名罗伞草、降落伞来源酢浆草科感应草Biophytum sensitivum (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消积,利水。小儿疳积

  • 落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落葵药材名称落葵拼音Luò Kuí别名藤罗菜、藤七、红藤菜、藤菜、滑菜果、潺菜、寸金丹、胭脂菜、胭脂豆、软姜子、粘藤、白虎下须、猴子七来源落葵科落葵属植物落葵B

  • 鸭嘴癀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嘴癀药材名称鸭嘴癀拼音Yā Zuǐ Huánɡ别名小接骨、双须蜈蚣、四方草[厦门]、鸡舌癀、定经草、田边草来源玄参科母草属植物长蒴母草Lindernia anagall

  • 银花子

    药材名称银花子拼音Yín Huā Zǐ别名金银花子(《饮片新参》)。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果实。霜降至立冬间采收,晒干,置锅内微炒,手摸之觉热而有粘性时即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荨麻根

    《中药大辞典》:荨麻根药材名称荨麻根拼音Xūn Má Gē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狭叶荨麻等的根。性味《文山中草药》:"苦辛,温,有毒。"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