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柘树果实

柘树果实

《中药大辞典》:柘树果实

药材名称柘树果实

拼音Zhè Shù Guǒ Shí

别名佳子(《纲目》)。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桑科植物柘树果实,9~10月采。

原形态详"柘木"条。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舒筋活络。

复方治跌打损伤:将柘树成熟果实,切片晒干研粉。每次一调羹,用黄酒吞服,每日二次,连用五至六天。(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柘树果实

药材名称柘树果实

拼音Zhè Shù Guǒ Shí

别名佳子、山荔枝、水荔枝、野荔枝、野梅子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小枝暗绿褐色,具坚硬棘刺,刺长5-35mm。单叶互生;叶柄长0.5-2cm;托叶侧生,分离;叶片近革质,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3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3裂,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两面均有毛,成长后下面主脉略有毛,余均光滑无毛;基出脉3条,侧脉4-5对。花单性,雌雄异株;均为球形头状花序,具短梗,单个或成对着生于叶腋;雄花花被片4,长圆形,基部有苞片2或4,雄蕊4,花丝直立;雌花被片4,花柱1,线状。聚花果球形,肉质,直径约2.5cm,橘红色或橙黄色,表面呈微皱缩,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里。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资源分布:生于海拔200-1500m的阳光充足的荒坡、山地、林绿和溪旁。

性状性状鉴别 完整果实近球形,直径约2.5cm,鲜品肉质,橙黄色。干品多为对开节片,呈皱缩的半球形,全体橘黄色或棕红色,果皮内层着生多数瘦果,瘦果被干缩的肉质花被包裹,长约0.5cm,内含种子1枚,棕黑色。气微,味微甘。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舒筋活络。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八角莲

    药材名称水八角莲拼音Shuǐ Bā Jiǎo Li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水八角莲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ysosma difformis(Hemsl.et Wils.)T.H.Wang[

  • 大鱼鳔花

    药材名称大鱼鳔花拼音Dà Yú Biào Huā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粉叶玉簪的根或花。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3~1.7米。根茎粗壮.叶根出,丛生;有长柄;叶

  • 猪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鬃草药材名称猪鬃草拼音Zhū Zōnɡ Cǎo别名铁线蕨、铁线草、水猪毛七、猪毛七、石中珠、乌脚芒、铁丝草来源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

  • 楠木

    药材名称楠木拼音Nán Mù别名楠材(《别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楠木的木材及枝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楠木,又名:楠树(任防《述异记》),雅楠、桢楠。常绿乔木,高达30米

  • 地黄

    药材名称地黄拼音Dì Huánɡ英文名RADIX REHMANNIAE别名地黄、野地黄、酒壶花、山烟根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 走马胎

    《全国中草药汇编》:走马胎药材名称走马胎拼音Zǒu Mǎ Tāi别名血枫、山鼠、山猪药、走马风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大叶紫金牛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以根叶或全株入药

  • 蚺蛇肉

    《中药大辞典》:蚺蛇肉药材名称蚺蛇肉拼音Rán Shé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的肉。原形态蟒蛇,又名:蟒、王蛇(《尔雅》),南蛇、埋头蛇(《纲目》),

  • 苍耳子

    《中国药典》:苍耳子药材名称苍耳子拼音Cānɡ ěr Zǐ英文名FRUCTUS XANTHII别名苍耳、老苍子、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

  • 六月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月寒药材名称六月寒拼音Liù Yuè Hán别名路边梢、野芝麻、红花野芝麻、大风寒草、气草、山卷莲、化骨丹来源马鞭草科莸属植物三花莸Caryopte

  • 续断

    《全国中草药汇编》:续断药材名称续断拼音Xù Duàn英文名RADIX DIPSACI别名川续断、和尚头、山萝卜来源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