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樟木子

樟木子

药材名称樟木子

拼音Zhānɡ Mù Zǐ

别名樟扣、樟子、樟木蔻、樟树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成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采收和储藏:11-12月间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原形态樟,常绿乔木,高20-30m。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叶淡红色,脉在基部以上3出,脉腋内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mm;花被6裂,椭圆形,长约2mm,内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球形,宽约1cm,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花期4-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于河旁,或生于较为湿润的平地。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呈圆球形,直径约5-8mm,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基部有时有宿存的花被管,果皮呈肉质而薄,内含大而黑色的种子1粒。气极香,味辛辣。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其中饱和脂肪酸占93%,三饱和酸、二饱和酸、一饱和酸及三不饱和酸甘油酯的摩尔百分比例为80:17:1:2。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理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气滞腹胀;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以水调敷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台湾厚壳树

    药材名称台湾厚壳树别名岭南白莲茶来源紫草科台湾厚壳树Ehretia taiwaniana Nakai,以树皮、木心材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性味木心材:甘、咸,平。树皮:苦,平。功能主治木心材:破瘀

  • 狗蹄

    《中药大辞典》:狗蹄药材名称狗蹄拼音Gǒu Tí别名狗四足(《本草经集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足蹄。性味①《别录》:"平。"②《滇南本草》:"

  • 大黄茎

    《中药大辞典》:大黄茎药材名称大黄茎拼音Dài Huánɡ Jī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性味①《唐本草》:"味酸。

  • 狼杷草

    药材名称狼杷草拼音Lánɡ Pá Cǎo英文名Bur Beggarticks别名乌阶、乌杷、郎耶草、狼反映草、小鬼叉、豆渣草、针包草、引钱包、引线包、狼耻草、切才曼巴、叉子草、老蟹叉、田边菊、鬼叉出处

  • 铜锣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锣七药材名称铜锣七别名乌龟七来源防己科铜锣七Stephanin herbacea Gagnep.,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主治劳伤。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

  • 大画眉草

    药材名称大画眉草拼音Dà Huà Méi Cǎo别名星星草、西连画眉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agrostis cilianensis(All.)Link e

  • 杜仲

    《中国药典》:杜仲药材名称杜仲拼音Dù Zhònɡ英文名CORTEX EUCOMMIAE别名扯丝皮、思仲、丝棉皮、玉丝皮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 白茎鸦葱

    药材名称白茎鸦葱拼音Bái Jīnɡ Yā Cōnɡ别名猪尾巴、羊奶子、倒扎草、笔管草、水风、茅草细辛、独脚茅草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白茎鸦葱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

  • 歪脖子果

    药材名称歪脖子果别名大叶藤黄、戈吗啦、人面果来源藤黄科歪脖子果Garcinia tinctoria (DC.) W. F. Wight,以茎、叶的浆汁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酸,凉。功能主治驱虫。

  • 石鳖

    药材名称石鳖拼音Shí Biē出处《纲目》来源为石鳖科动物石鳖的化石。性味甘,凉,无毒。功能主治治淋疾血病,磨水服。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