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檰芽

檰芽

《中药大辞典》:檰芽

药材名称檰芽

拼音Mián Yá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杜仲科植物杜仲初生嫩叶

化学成分叶含杜仲胶约3%,生物碱0.028%,葡萄糖甙0.072%,果胶7.3%,脂肪2.2%,树脂1.48%,有机酸1.49%,酮糖3.6%(水解前)、5.2%(水解后),醛糖0.95%,维生素C_48毫克%,以及咖啡酸、绿原酸、鞣质。糖甙中有桃叶珊瑚甙,树脂中含植物甾醇,有机酸中尚有苹果酸、酒石酸、延胡索酸等。

功能主治本草图经》:"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檰芽

药材名称檰芽

拼音Mián Yá

别名杜仲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

采收和储藏:春季嫩叶初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褐色,粗糙,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幼枝有黄褐色毛,后变无毛,老枝有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上面有槽,被散生长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长6-15cm,宽3.5-6.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老叶略有皱纹,边缘有锯齿;侧脉6-9对。花单性,雌雄异株,花生于当年枝基部,雄花无花被,花梗无毛;雄蕊长约1cm,无毛,无退化雌蕊;雌花单生,花梗长约8mm,子房1室,先端2裂,子房柄极短。翅果扁平,长椭圆形,先端2裂,基部楔形,周围具薄翅;坚果位于中央,与果梗相接处有关节。早春开花,秋后果实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500m的低山、谷地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虚生津;解毒;止血。主身体虚弱;口渴;脚气;痔疮肿痛;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或研末,1-3g.

各家论述本草图经》: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楠叶

    药材名称石楠叶拼音Shí Nán Yè英文名Folium Photiniae别名石眼树叶、老少年叶、凿树、石纲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

  • 铜牛皮

    药材名称铜牛皮别名棕枝瑞香、金腰带来源瑞香科铜牛皮Daphne odora Thunb. var. kiusiana Keissle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除湿,通

  • 罗汉果

    《中国药典》:罗汉果药材名称罗汉果拼音Luó Hàn Guǒ英文名FRUCTUS MOMORDICAE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

  • 酸藤果

    《中药大辞典》:酸藤果药材名称酸藤果拼音Suān Ténɡ Guǒ别名酸蔃子(《南宁市药物志》),酸藤头(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果的果实。夏

  • 柞木

    药材名称柞木拼音Zhà Mù别名柞树、蒙子树根、蒙子刺根、葫芦刺、凿树、刺柞、鼠木来源大风子科柞木属植物柞木Xylosma japonicum (Walp.)A. Gray [X.

  • 米露

    《中药大辞典》:米露药材名称米露拼音Mǐ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新米或稻谷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广和堂帖》:"和中纳食,清肺开胃。"②《纲目拾遗》:"大补脾

  • 化血胆

    《中药大辞典》:化血胆药材名称化血胆拼音Huà Xuè Dǎn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黑蒴的全草。秋、冬采收。原形态矮小草本。全株被粗毛。单叶对生,卵圆披针形或披针

  • 蜂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胶药材名称蜂胶拼音Fēnɡ Jiāo来源为工蜂用以填塞和光滑蜂巢的分泌物。性状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具粘性,有芳香气味。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软化角化组织、止痛。用于鸡眼、胼胝、寻常疣

  • 白活麻

    药材名称白活麻别名活麻草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裂叶荨麻Urtica fissa Pritz.,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淡,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骨痛,小儿吐乳,皮肤湿疹。用

  • 藓生马先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藓生马先蒿药材名称藓生马先蒿拼音Xiǎn Shēnɡ Mǎ Xiān Hāo别名土人参来源玄参科藓生马先蒿Pedicularis muscicola Maxim.,以根入药。生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