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毛翠雀花

毛翠雀花

药材名称毛翠雀花

拼音Máo Cuì Què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毛翠雀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hinium trichophorum Franch.[D.purdomii Craib.]

采收和储藏:处长季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原形态毛翠雀花,多年生草本。茎高25-65cm,被糙毛,有时脱落变无毛。基部或近基部叶3-5,具长柄;叶柄长5-20cm;叶片肾形或圆稍分开,裂片倒卵状楔形,具浅裂片和钝牙齿,两面疏被糙秘,有时脱落。总状花序狭,长6-30cm,下部苞片叶状,上部变小,披针形;轴及花梗有糙毛;小萼片位于花梗上部或近先端贴于萼上,密被长糙毛;花两性,两侧对称;上萼片船状卵形,距下垂,。长1.8-2.4cm;花瓣2,先端微凹,偶尔疏被硬毛;退化雄蕊2,瓣片卵形,2浅裂,有时疏被糙毛;雄蕊多数,无毛;心皮3,被短毛。蓇葖果长1.8-2.8cm。种子四面体形,长约2mm,沿棱有狭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46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根圆锥形,不分枝,长2-4cm,直径2-6mm。表面棕褐色,具纵纹;根头部残留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质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茎多切段,被糙毛,多数脱落。叶皱缩存碎,灰黄绿色,完整叶燕尾服平后呈肾形或圆肾形,3深裂,长3-8cm,宽5-12cm,两面疏被糙毛。总状花序,萼片5,灰紫色,两面有毛,花瓣2。气微,味苦。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散风热;解毒。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0.3-0.6g,每日2-3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直萼黄芩

    《中药大辞典》:直萼黄芩药材名称直萼黄芩拼音Zhí è Huánɡ Qín别名半枝莲、滇紫花地丁(《云南中草药》),屏风草、小黄芩(《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

  • 红皮云杉

    药材名称红皮云杉拼音Hónɡ Pí Yún Shān别名红皮臭、白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红皮云杉的叶、枝、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ea koraiensis Nakai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

  • 兔头骨

    《中药大辞典》:兔头骨药材名称兔头骨拼音Tù Tóu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头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甘酸,平。①《别录》:

  • 香榧草

    《中药大辞典》:香榧草药材名称香榧草别名须须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倾匍,高10~100厘米,长短不齐。叶片线形,长3~26厘米,宽3~5毫米,边缘粗糙;叶鞘无毛;叶舌干膜质。圆锥花序狭

  • 盘龙七

    《中药大辞典》:盘龙七药材名称盘龙七拼音Pán Lónɡ Qī别名石白菜、地白菜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去须根,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白丁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丁香药材名称白丁香拼音Bái Dīnɡ Xiānɡ别名麻雀粪、家雀粪、树麻雀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粪便入药。山麻雀Passe

  • 鹅掌楸根

    药材名称鹅掌楸根拼音é Zhǎnɡ Qiū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根。秋季采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驱风除湿,强筋壮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泡酒服

  • 滇海水仙花

    药材名称滇海水仙花拼音Diān Hǎi Shuǐ Xiān Huā别名大报春花、水白菜、大癞痢出处滇海水仙花始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滇海水仙花,生海滨。铺生,长叶如车前草而瘦,粗厚涩纹,层层

  • 麻鱼肉

    药材名称麻鱼肉拼音Má Yú Ròu英文名cheilo-fish gallbladder别名麻鱼、麻花鱼、重唇花鱼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

  • 盐胆水

    药材名称盐胆水拼音Yán Dǎn Shuǐ别名卤水(《纲目》),滴卤(姚可成《食物本草》),盐卤水(《本草求原》)。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食盐沥下的卤汁。性味《本草拾遗》:"咸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