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火炭母草根

火炭母草根

《中药大辞典》:火炭母草根

药材名称火炭母草根

拼音Huǒ Tàn Mǔ Cǎo Gēn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蓼科植物火炭母。夏、秋采挖。

性味酸甘,平。

①《分类草药性》:"味甘,平,无毒。"

②《重庆草药》:"味甘酸,性温平。"

功能主治治气虚头昏,耳鸣,耳聋,白带,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气虚耳聋,妇人白带。"

②《广州植物志》:"跌打刀伤之要药。"

③《重庆草药》:"益气,行血,祛风,解热。治虚弱、风热、头昏、气虚耳鸣、血气痛、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品1~2两)。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风热头昏,虚火上冲(高血压)或气血虚弱,头晕耳鸣:火炭母草根一斤.炖黑皮鸡服。(《重庆草药》)

②治乳痈:鲜火炭母根一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跌打伤:鲜火炭母根二两。合猪肉炖熟,加酒再炖十多分钟服。(《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火炭母草根

药材名称火炭母草根

拼音Huǒ Tàn Mǔ Cǎo Gēn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灭炭母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chinense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长达1m。茎近直立或蜿蜒,无毛。叶互生,有柄,叶柄基部两侧常各有一耳垂形的小裂片,垂片通常早落;托叶鞘通常膜质,斜截形;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0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全缘,两面均无毛,有时下面沿脉有毛,下面有褐色小点。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轴密生腺毛;苞片膜质,卵形,无毛;花白色或淡红色;花被5裂,裂片果时增大;雄蕊8,花柱3。瘦果卵形,有3棱,黑色,光亮。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水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火炭母草根中含L-肌醇(L-inositol), D-半乳糖醛酸(D-galacturonic acid),D-半乳糖(D-galactose),麦芽糖(maltose), L-鼠李糖(L-rhamnose)[1],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还含有多种氨基酸[3]。

性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益脾肾;平降肝阳;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体虚乏力;耳鸣耳聋;头目眩晕;白带;乳痈;肺痈;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气虚耳聋,妇人白带。

2.《广州植物志》:跌打刀伤之要药。

3.《重庆草药》:益气,行血,祛风,解热。治虚弱、风热、头昏、气虚耳鸣、血气痛、白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柘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柘木白皮药材名称柘木白皮拼音Zhè Mù Bái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去掉栓皮的树皮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曾青

    《中药大辞典》:曾青药材名称曾青拼音Cénɡ Qīnɡ别名朴青(《石药尔雅》),层青(《造化指南》)。出处《本经》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成层状者。原形态矿物形态详"扁青&q

  • 马尾千金草

    《中药大辞典》:马尾千金草药材名称马尾千金草拼音Mǎ Wěi Qiān Jīn Cǎo别名马尾伸筋草、马尾青青草、飞龙(《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石松科植物马尾千金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 菝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菝葜药材名称菝葜拼音Bá Qiā别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

  • 蜂蜡

    《中国药典》:蜂蜡药材名称蜂蜡拼音Fēnɡ Là英文名CERA FLAVA来源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

  • 匍匐滨藜

    药材名称匍匐滨藜拼音Pú Fú Bīn Lí别名海芙蓉、海归母、沙马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匍匐滨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riplex repens Roth.[A.belangeri B

  • 江珧柱

    《中药大辞典》:江珧柱药材名称江珧柱拼音Jiānɡ Yáo Zhù别名马甲柱(《闽中海错疏》),角带子(《本草求原》)。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后闭壳肌。全年都可捕

  • 野把子

    药材名称野把子拼音Yě Bǎ Zi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露珠香茶菜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irrorata(Forrest ex Diels)Hara[Plectrant

  • 柚皮

    《中药大辞典》:柚皮药材名称柚皮拼音Yòu Pí别名柚子皮(陶弘景),气柑皮、橙子皮(《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果皮。秋末、冬初收集,剖成5~7瓣。悬起晒

  • 鸭舌头

    《中药大辞典》:鸭舌头药材名称鸭舌头拼音Yā Shé Tou别名瓜皮草(《种子植物名称·补编》),鸭舌草、鸭舌子(《贵阳民间药草》),水充草(《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