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牛脂

牛脂

《中药大辞典》:牛脂

药材名称牛脂

拼音Niú Zhī

出处《纲目》

来源为牛抖动物黄牛水牛脂肪

性味《纲目》:"甘,温,微毒。"

功能主治《纲目》:"治诸疮,疥癣,白秃。"

注意《纲目》:"多食发痼疾。"

复方①治渴利:生栝楼根(去皮,细切)十斤,黄牛脂(碎切,一合半,锅内慢火煎令消,滤去滓)。上二味,先以水三斗,煮生栝楼根,至水一斗,用生绢绞去滓,取汁纳牛脂,搅令匀,再以锅中慢火煎,不住手搅,令水尽,侯如膏状即止,于瓷合中密盛。每日食后温酒调如鸡子黄大服之,日三。(《圣济总录栝楼根煎)

②治狐臭:牛脂和胡粉三合,煎令可丸,涂腋下。(《姚僧坦集验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脂

药材名称牛脂

拼音Niú Zhī

英文名Ox fat, Water Buffalo fat

别名牛、水牛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牛时取下脂肪,鲜用或熬后去滓用,亦可冷藏。

原形态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化学成分黄牛脂肪主要成分是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及油酸(oleic acid)的甘油酯。不饱和酸绝大部分是油酸(oleic acid)。牛脂的脂肪酸组成:棕榈酸25%-32.5%,硬脂酸14.1%-28.6%,肉豆蔻酸2%-7.8%,油酸38.9%-49.6%,亚油酸(linoleic acid)1.1%-5%。不皂化物在1%以下。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润燥止渴;止血;解毒。主消渴;黄疸;七窍出血;疮疡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熬膏,9-30g。外用:适量,遨膏涂贴。

注意《纲目》:多食发痼疾。

各家论述《纲目》:治诸疮,疥癣,白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心

    《中药大辞典》:马心药材名称马心拼音Mǎ Xīn出处《别录》来源马科动物马的心脏。功能主治《别录》:"主喜忘。"注意盂诜:"患痢人不得食。"复方治心昏多忘:马、

  • 血沟丹

    药材名称血沟丹拼音Xuè Gōu Dān别名土黄芩、一麻消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柳叶红茎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yunnanensis Levl. Var. sal

  • 青羊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羊参药材名称青羊参拼音Qīnɡ Yánɡ Shēn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

  • 麦芽

    《中国药典》:麦芽药材名称麦芽拼音Mài Yá英文名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别名大麦芽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 的成熟

  • 黄刺皮

    《中药大辞典》:黄刺皮药材名称黄刺皮拼音Huánɡ Cì Pí别名黄三刺皮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的茎皮。4~5月间,开始出芽长叶时,砍取较租的

  • 北风草

    药材名称北风草拼音Běi Fēnɡ Cǎo别名毛绣球防风、银针七、灯笼草、楼台夏枯草、白风轮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鸡草、野芝麻、猫 耳朵草、节节花、老虎花、白 骨九苏、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金线薄荷

  • 肖鸢尾根

    药材名称肖鸢尾根拼音Xiāo Yuān Wě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肖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aea iridioide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洗净,切片

  • 蔓胡颓子根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根药材名称蔓胡颓子根拼音Màn Hú Tuí Zǐ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性味《贵州

  • 通天连

    药材名称通天连别名乳汁藤、双飞蝴蝶来源萝藦科通天连Tylophora koi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感冒,跌打,毒蛇咬伤,疮疥。用法用量0.5~1钱,水煎

  • 药材名称茶拼音Chá别名茶叶来源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O Ktunze [Thea sinensis L.],以叶、子、根入药。叶春夏秋均可采集,焙制。根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