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牛舌头

牛舌头

药材名称牛舌头

拼音Niú Shé Tou

别名苣荬菜(《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荬(《广州植物志》),山苦荬(《广西中草药》),牛舌片(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菊科植物匍茎苦菜全草。3~4月间采取。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有乳汁,具匍匐茎。地上茎直立,高30~80厘米。叶互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匣米,宽2~5厘米,先端钝圆,具稀疏的缺刻或三角状浅裂,边缘有小尖齿,基部渐狭成柄;茎生叶无柄,基部成耳廓状抱茎。头状花序顶生,呈伞房或圆锥状排列,直径2~4厘米,花序梗与总苞片均具腺毛;总苞钟状,苞片数层,最内层苞片长而薄,边缘具膜质,披针形,先端钝,最外层苞片短;花黄色,全部呈舌状;雄蕊5,花药基部相连,尾端渐尖;雌蕊为2心皮所组成,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瘦果长椭圆形,边缘狭窄,有纵纹数条,微粗糙;冠毛白色,细软。花期秋末至翌年初夏。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边及田野间。我国大部地区均疗分布。

性味苦,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涩,无毒。"

②《广西中草药》:"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阑尾炎,痢疾,痔疮,遗精,白浊,乳腺炎,疮疖种毒,汤火伤。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白浊,遗精,痔疮。"

②《四川中药志》:"解毒除热。治汤火伤及无名种毒。"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阑尾炎,痢疾,乳腺炎,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捣敷或捣汁搽。

复方①治肠痈:山苦荬四两,古羊藤一两,甘草一两,银花藤二两。水煎服。(《旷西中草药》)

②治痢疾:山苦荬二两,凤尾草二两,枫木叶一两,古羊藤一两。水煎冲白糖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乳腺炎:㈠苣荬菜五钱。水煎服,或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㈡山苦荬、雷公根各适量,加酒糟少许,共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④治疔疮:苣荬菜茎叶捣汁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四时青

    《中药大辞典》:四时青药材名称四时青拼音Sì Shí Qīnɡ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云实"条。功能主治治小儿口疮,跌打损伤

  • 乌蔹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蔹莓药材名称乌蔹莓拼音Wū Liǎn Méi别名母猪藤、红母猪藤、五爪龙、五叶藤、五龙草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G

  • 千脚虫

    药材名称千脚虫拼音Qiān Jiǎo Chónɡ别名大草鞋虫、马陆来源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圆马陆科马陆Prospirobolus joannsi (Brolemann),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四川

  • 臭茉莉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茉莉药材名称臭茉莉拼音Chòu Mò Lì别名臭屎茉莉、山茉莉、大髻婆、过墙风、臭朱桐、臭牡丹[广西]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茉莉Clerodend

  • 椰子皮

    药材名称椰子皮拼音Yē Z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椰子(《海药本草》),又名:胥余(《史记》),胥耶(《汉书》),越王头(《南方草木状》),椰栗(

  • 无患子皮

    《中药大辞典》:无患子皮药材名称无患子皮拼音Wú Huàn Zǐ Pí别名槵子肉皮(《濒湖集简方》),无患子荚(《本草汇言》)。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

  • 弓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弓果藤药材名称弓果藤别名牛茶藤、牛角藤、小羊角拗来源萝藦科弓果藤Toxocarpus wightianus Hook. et Arn.,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祛瘀

  • 毛柄锦香草

    药材名称毛柄锦香草拼音Máo Bǐnɡ Jǐn Xiā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毛柄锦香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anisophylla Diels采收和储

  • 榕树叶

    《中药大辞典》:榕树叶药材名称榕树叶拼音Rónɡ Shù Yè别名小格叶(《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本草求原》)。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叶片,全年可

  • 蓟罂粟根

    药材名称蓟罂粟根拼音Jì Yīnɡ S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e mexicana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