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猕猴桃枝叶

猕猴桃枝叶

《中药大辞典》:猕猴桃枝叶

药材名称猕猴桃枝叶

拼音Mí Hóu Táo Zhī Yè

出处《开宝本草》

来源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枝叶

化学成分参见"猕猴桃藤中汁"条。

功能主治《开宝本草》:"杀虫。"

复方①治妇人乳痈:鲜猕猴桃叶一握,和适当的酒糟,红糖捣烂,加热外敷,每天早晚各换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烫伤:猕猴桃叶,捣烂,加石灰少许,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猕猴桃枝叶

药材名称猕猴桃枝叶

拼音Mí Hóu Táo Zhī Yè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Yangtao Actinidia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猕猴桃藤本。幼枝赤色,同叶柄密生灰棕色柔毛,老枝无毛;髓大,白色,片状。单叶互生;叶柄长达6cm;叶片纸质,圆形、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7cm,先端突尖、微凹或平截,基部阔步楔形至心脏形,边缘有刺毛状齿,上面暗绿色,仅叶脉有毛,下面灰白色,密生灰棕色星状绒毛。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叶腋;单性花,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片5,稀4,基部稍连合,与花梗被淡棕色绒毛;花瓣5,稀4,或多至6-7片,刚开放时呈乳白色,后变黄色;雄蕊多数,花药背着;子房上位,多室,花柱丝状,多数。浆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5cm,密生棕色长毛,有香气。种子细小,黑色。花期6-7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地林间或灌丛中,常绕于他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幼枝直径4-8mm,密被灰白色茸毛、褐色长硬或铁锈色刺毛,老枝秃净或有残留,皮孔长圆形,明显或不明显;质脆,易折断,髓部白色或淡褐色,片层状。完整叶阔卵形、近圆形或倒卵形,长6-16cm,宽7-15cm;先端平截、微凹或有突尖,基部钝圆形或浅心形,边缘具直伸睫状小齿;上面仅中脉及侧脉有少数软毛或散被短糙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星状绒,两面均枯绿色;侧脉5-8对,横脉较发达,易见;叶柄长3-6(-10)cm,被灰白色茸毛或黄褐色长硬毛,或铁锈色硬毛状刺毛。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微苦;涩;凉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痈肿疮疡;烫伤;风湿关节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敷。

复方①治妇人乳痈:鲜猕猴桃叶一握,和适当的酒糟、红糖捣烂,加热外敷,每天早晚各换一次。(《福建民问草药》)②治烫伤;猕猴桃叶,捣烂,加石灰少许,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开宝本草》:杀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一面锣

    《中药大辞典》:大一面锣药材名称大一面锣拼音Dà Yī Miàn Luó别名大一面绿(《峨嵋药植》),白毛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

  • 沼地马先蒿

    药材名称沼地马先蒿来源玄参科沼地马先蒿Pedicularis palustris L.,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利水通淋。主治石淋,膀胱结气,排尿困难,并治疟疾寒热,中风湿痹,妇女带下等

  • 肾子藤

    药材名称肾子藤拼音Shèn Zǐ Ténɡ英文名valida Limaciopsis别名粉绿藤、疟疾草(云南)。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肾子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

  • 毛脉酸模

    药材名称毛脉酸模拼音Máo Mài Suān Mó出处始载于《东北草本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毛脉酸模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gmelini Turcz.采收和储藏:夏、

  • 花拐藤根

    《中药大辞典》:花拐藤根药材名称花拐藤根拼音Huā Guǎi Ténɡ Gēn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帘子藤的根。随时可乘,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帘子藤,又名:花拐藤。常绿攀援藤本

  • 江篱

    药材名称江篱来源藻类红藻门江篱Gracilaria confervoides (L.) Grev.,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琼胶的主要原料,并用作缓泻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条参

    药材名称条参拼音Tiáo Shēn别名雪条参、红条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伞状绢毛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oseris umbrella (Franch.)Stebb. [Crepisum

  • 芒萁骨

    《中药大辞典》:芒萁骨药材名称芒萁骨拼音Mánɡ Qí Gǔ别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槟草、乌萁(《福建民间草药》),芒仔(《闽南民间草药》),穿路萁。路萁子柴、鸡毛蕨、筲萁子柴、反

  • 田高粱

    药材名称田高粱别名褐穗飘拂草、牛毛毡、牛毛草、狗毛草来源莎草科田高粱Fimbristylis fusca (Nees) C. B. Clakl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湖南、云南、贵州至广东。性味

  • 带叶报春花

    药材名称带叶报春花拼音Dài Yè Bào Chūn Huā别名报春花、藏报春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偏花报春的花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secundiflora F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