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环草

环草

药材名称环草

拼音Huán Cǎo

别名石斛、黄草、鸡爪兰、金钗草、吊兰(《广西中兽医药植》),耳环草、细草、小金钗、细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细茎石斛全草。全年可采。去净叶及须根,鲜用或蒸过晒干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须状。茎圆形,表面有光泽,黄色或黄褐色;节间一般长约2厘米,被膜质叶鞘,不易脱落。单叶互生,线状披针形,近于无柄,长4~4.5厘米,宽1厘米左右;两面均深绿色,光秃,基出平行脉。总状花序腋生,花序长3~4厘米,有3~4节,每节有一苞片,砹质,广披针形;花被片6,两轮排列,外轮3片,广披针形,淡粉红色;内轮3片,较小,其中2片相似,粉红色,有紫纵纹,另1片戍一小囊状唇瓣,紫红色;雄蕊1,与花柱合成一蕊柱;子房下位,1室。不结果。花期6~7月。

生境分部附生于阴湿山石或树上。分布广东、广西。

性味《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健脾胃。治热病伤阴,痨伤咳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

注意《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体虚而无热者忌服。"

复方①治痨伤咳血:生环草一两,同猪心、肺煲服。(《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热病伤阴:干环草三钱,白牙根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楮皮间白汁

    《中药大辞典》:楮皮间白汁药材名称楮皮间白汁拼音Chǔ Pí Jiān Bái Zhī别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日华子本草》),构胶、楮树汁(《纲目》)。出处《

  • 红对节子

    《中药大辞典》:红对节子药材名称红对节子拼音Hónɡ Duì Jiē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卵叶荚蒾的根。原形态卵叶荚蒾,又名:藤草、高梁花。直立灌木。小枝平滑无毛

  • 白辣蓼

    药材名称白辣蓼拼音Bái Là Liǎo别名蓼子草、马蓼、假长尾叶蓼、假长尾蓼、山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长鬃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ongisetum De Bruyn

  • 牛筋刺寄生

    药材名称牛筋刺寄生拼音Niú Jīn Cì Jì Shēnɡ别名梨寄生、藏寄生、野花椒寄生、老米酒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滇藏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thib

  • 栗壳牛肝菌

    药材名称栗壳牛肝菌别名点柄粘盖牛肝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栗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 (L. ex Fr.) Kuntze.,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生于松林内地上,

  • 牛至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至药材名称牛至拼音Niú Zhì别名土香薷[贵州]、白花茵陈[江西、云南]、五香草、暑草、琦香、满坡香、满山香[云南]、小甜草来源为唇形科牛至属牛至Origa

  • 高山紫菀

    药材名称高山紫菀拼音Gāo Shān Zǐ Wǎn英文名root of Alpine Aster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高山紫菀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 水冬瓜

    药材名称水冬瓜拼音Shuǐ Dōnɡ Guā别名蟆木、梨仔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鸡仔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na racemosa(Sieb. Et Zucc.) Miq.采收和储藏:

  • 省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省藤药材名称省藤别名红藤、赤藤、黄藤来源棕榈科省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 (Hance) Becc.[Calamus margaritae Hance],以茎

  • 山海螺

    《中药大辞典》:山海螺药材名称山海螺拼音Shān Hǎi Luó别名地黄(《别录》,白河车(王安卿《采药志》),牛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四叶参(《苏南种子植物》),白蟒肉、山胡萝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