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补药

白补药

《中药大辞典》:白补药

药材名称白补药

拼音Bái Bǔ Yào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0枚,叶片长卵形,长3.5~13厘米,宽3~6.5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具粗圆齿,上面被稀疏短毛,脉上被淡褐色柔毛;叶柄长6~18厘米,暗紫色,被淡褐色卷曲的柔毛。花茎高约30厘米,方形,密被柔毛,花序有时分枝;花2~4朵轮生,花柄长约5毫米;萼钟状,2唇形,带紫红色,上唇全缘,下唇2裂,外被短柔毛;花冠2唇形,长约8毫米,超出萼筒,上唇直立,下唇3裂;雄蕊伸出冠筒外;雌蕊细长。小坚果卵圆形,长约1.5毫米。

生境分部生于阴湿岩上。分布贵州、广西等地。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强筋壮骨,补虚益损。

复方①治虚弱干瘦,头晕目眩:白补药一两。炖肉吃。

②治劳伤疼痛:白补药一两。泡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补药

药材名称白补药

拼音Bái Bǔ Yào

英文名Herb of Scape-like Sage

别名翻天雷公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硬毛地梗鼠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scapiformis Hance var.hirsuta Sti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硬毛地梗鼠草 一年生草本,高20-30cm。茎略被倒伏的微柔毛。基出叶多数,叶柄长2.5-9cm。被疏而纤细长2-3mm极开展的多节硬毛;茎生叶2-4,单生叶或具1-2对小叶的复叶,叶片心形或卵圆形状披针形,先端圆或近锐尖,两面近无毛。轮伞花序6-10花,疏离,组成长10-20cm的圆锥花序;花萼筒状,长4.5mm,上唇半圆状三角形,下唇浅裂为2短尖齿;花冠紫色或白色,长约7mm,筒内有毛环;花丝长约1mm,药隔长2.5mm,上壁长1.5mm,下壁瘦小,互相分离。小坚果卵圆形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1250m的山地、路旁、疏林下或村舍除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虚益损;强筋壮骨。主肺病;虚弱干瘦;头目眩晕;劳伤盘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珍珠莲根

    药材名称珍珠莲根拼音Zhēn Zhū Lián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桑科植物珍珠莲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彭子"条。功能主治治乳痈,慢性关节痛风。复方①

  • 大伸筋草

    药材名称大伸筋草拼音Dà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鹿角草、青蛇勒公、裤带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龙骨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carinatus

  • 紫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楠药材名称紫楠拼音Zǐ Nán别名紫金楠、大叶紫楠、金心楠、金丝楠来源樟科楠木属植物紫楠Phoebe sheareri (Hemsl.)Gamble,以叶、根入药。四季

  • 粟米泔汁

    《中药大辞典》:粟米泔汁药材名称粟米泔汁拼音Sù Mǐ Gān Zhī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霍乱卒热,心烦渴,饮数升。臭泔止消渴尤良。&

  • 大叶紫薇

    药材名称大叶紫薇拼音Dà Yè Zǐ Wēi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大叶紫薇的根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rsftroemia speciosa (L.) Pers.[Munchausia

  • 疔毒草

    《中药大辞典》:疔毒草药材名称疔毒草拼音Dīnɡ Dú Cǎo别名亚尔母堂(藏名)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裂叶堇菜的全株。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

  • 砂生槐

    《全国中草药汇编》:砂生槐药材名称砂生槐拼音Shā Shēnɡ Huái别名蓟瓦[藏名]来源豆科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 (Wall.)Benth. ex Baker

  • 宽叶荨麻

    药材名称宽叶荨麻别名螫麻、哈拉海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宽叶荨麻Urtica laetevirens Maxim.,以全草、根和种子入药。夏季茎叶茂盛时割取地上全草,去杂质,切段,鲜用或晒干。根和种子在秋

  • 红茴香叶

    药材名称红茴香叶拼音Hónɡ Huí Xiā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本兰科植物狭叶茴香的叶。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66%。种子和果皮含有毒成分。功能主治《浙

  • 南天竹子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子药材名称南天竹子拼音Nán Tiān Zhú Zi别名红杷子(王玷桂《不药良方》),天烛子(《三奇方》),红枸子(《现代实用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