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穿石藤

穿石藤

药材名称穿石藤

拼音Chuān Shí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凹脉马兜铃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impressinervis C.F.Li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凹脉马兜铃草质藤本。嫩枝被短柔毛。时互生;叶柄长1.5-2cm;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20cm,宽4-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深心形,两侧裂片近圆形,下垂或彼此相靠而弯曲成楔尖形,下面密被短茸毛,基出脉3-5条,网脉在下面明显隆起,网眼清晰。总状花序聚伞状,腋生,有花3-7朵;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被长2.5-3cm,基部收狭呈柄状,与子房连接处稍膨大,具关节、其上膨大呈球形,直径约3mm,向上急剧收狭成一长管,管口扩大呈漏斗状;檐部一侧极短,边缘稍下翻,另一侧延伸成舌片;舌片椭圆形,先端钝,紫色;花药着生于合蕊柱上;子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裂片顶部内弯,下部延伸成领状圆环。蒴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长约1.7cm,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6瓣开裂;果柄亦随果分裂成6条。种子心形至三角状心形,背部平凸状,具疣突起小点,腹面近平。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石灰岩隙地灌丛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

性状性状鉴别 草质藤本,多切成长段,嫩枝具6棱,被短毛。叶皱缩,纸质或革质,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20cm,基部心形,基出脉3-5条,最外一对有时不明显;叶柄长1.5-2cm。总状花序聚伞状,腋生;花梗基部有披针形小苞片;花被基部呈柄状,于子房处稍膨大,具关节,上部膨大呈球形;檐部一侧极短,边缘稍下翻,另一侧延伸成舌片;花药卵形,着生于合蕊柱上;子房圆球形。蒴果倒卵形或球形,成熟时褐色。

性味苦;辛;温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瘀肿疼痛;肠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蟛蜞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蟛蜞菊药材名称蟛蜞菊拼音Pénɡ Qí Jú别名黄花蟛蜞草、黄花墨菜、黄花龙舌草、田黄菊、卤地菊来源菊科蟛蜞菊属植物蟛蜞菊Wedelia chinen

  • 破布叶

    《中药大辞典》:破布叶药材名称破布叶拼音Pò Bù Yè别名布渣叶(《本草求原》),薢宝叶(《汉英韵府》)。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叶。夏、秋采收带幼

  • 刺栗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栗子药材名称刺栗子拼音Cì Lì Zi别名细梗蔷薇来源蔷薇科刺栗子Rosa graciliflora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陕西。

  • 野猪肉

    《中药大辞典》:野猪肉药材名称野猪肉拼音Yě Zhū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肉。原形态野猪(《唐本草》),又名:野彘(《淮南子》)。体长约1~2米,体重约150公斤,最大

  • 苦荞头

    《中药大辞典》:苦荞头药材名称苦荞头拼音Kǔ Qiáo Tóu别名荞叶七(《陕西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蓼科植物苦养麦的根及根茎。8~10月采收。原形态苦荞麦(《纲目

  • 川牛膝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牛膝药材名称川牛膝拼音Chuān Niú Xī英文名RADIX CYATHULAE别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

  • 葱须

    《中药大辞典》:葱须药材名称葱须拼音Cōnɡ Xū别名葱根(《别录》)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性味《食疗本草》:"平。"功能主治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①《别录》

  • 珊瑚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珊瑚藻药材名称珊瑚藻来源藻类红藻门珊瑚菜Corallina officinalis L.,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珊瑚藻药材名称珊瑚藻拼音

  • 短齿楼梯草

    药材名称短齿楼梯草拼音Duǎn Chǐ Lóu T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短齿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brachyodontum(Hand.-Mazz.)W

  • 马皮

    《中药大辞典》:马皮药材名称马皮拼音Mǎ Pí出处《食疗本草》来源马科动物马的皮。功能主治①《圣惠方》:"治小儿赤秃,以赤马皮、白马蹄烧灰,和腊猪脂敷之。"②《滇南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