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竹砂仁

竹砂仁

药材名称竹砂仁

拼音Zhú Shā Rén

别名竹果、竹红菌、竹花、竹生小肉座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小肉座菌的子座。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ocrella bambusae(Berk.et Br.)Sa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采摘后晒干,备用。

原形态子座近半球形。新鲜时粉红色或浅肉色,较松柔,干后变为灰黄色或红褐色,较坚硬,表面有不规则的喙状突起,内部粉红色至深红色,直径0.7-1.5(-2)cm。子囊壳单列,埋生于子座的外围,壳壁透明无色,子囊壳(620-700)μm×(520-680)μm。子囊细长,(350-430)μm×(16-20)μm。子囊孢子蠕虫形,8个,右旋扭曲,(270-310)μm×(8-10)μm,透明无色至微黄色,成熟后断裂成段,每段长20-30μm。侧丝稍长于子囊,顶端略膨大。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箭竹的节间或近节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座近半球形,直径0.7-1.8cm,灰黄色或红褐色,表面有不规则的喙状突起。质较坚硬。断面棕褐色。

2.显微鉴别 子座横切面略呈扇形。子囊壳单列,瓶形,直径500-700μm,壳壁无色,内有多数子囊及侧丝。子囊长300-450μm,直径15-20μm;子囊孢子蠕虫形,8个,扭曲成麻花状,约与子囊等长,成熟后断裂成段。侧丝略长于子囊。子座其他部位为棕褐色菌丝。

化学成分竹砂仁含5%D-甘露醇(D-mannitol),竹红菌素(hypocrellin)A、B,过氧竹红菌素(peroxyhpocrellin),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和十八烷酸(octadecanoic acid)。

鉴别(1)取子座横切面,置紫外灯下观察,子囊壳部位显蓝色荧光,其余部位显棕红色荧光,滴加稀碱液后,菌丝变为绿色,荧光消失。

(2)本品乙醇浸出液显鲜红色,在4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

性味辛;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止痒。主风湿性关节炎;外阴白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淡竹叶

    《中国药典》:淡竹叶药材名称淡竹叶拼音Dàn Zhú Yè英文名HERBA LOPHATHERI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

  • 珍珠绣球

    药材名称珍珠绣球拼音Zhēn Zhū Xiù Qiú别名麻叶绣球、碎米丫、山茴香来源蔷薇科珍珠绣球Spiraea blumei G. Don,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多有分布。

  • 大叶紫薇

    药材名称大叶紫薇拼音Dà Yè Zǐ Wēi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大叶紫薇的根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rsftroemia speciosa (L.) Pers.[Munchausia

  • 逼血雷

    药材名称逼血雷拼音Bī Xuè Léi别名鼻血雷、鼻血莲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tubiflora Dunn,以根入药。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 上树咳

    《中药大辞典》:上树咳药材名称上树咳拼音Shànɡ Shù Ké别名瓜核草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骨牌蕨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如铁丝,横走,淡绿色

  • 瑞香花

    《中药大辞典》:瑞香花药材名称瑞香花拼音Ruì Xiānɡ Huā别名麝囊(《群芳谱》),蓬莱花(《花镜》),雪花、夺香花(《广东新语》),野梦花、山梦花(《贵州草药》),雪地开花、红总管、

  • 庐山瓦韦

    药材名称庐山瓦韦拼音Lú Shān Wǎ Wéi别名七星草、骨牌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lewisii(Bak.)Ching[Polypo

  • 桑瘿

    《中药大辞典》:桑瘿药材名称桑瘿拼音Sānɡ Yǐnɡ出处《百草镜》来源为老桑树上的结节。功能主治《百草镜》:"去风痹诸湿。浸酒用,治胃痛。"复方治老年鹤膝风:桑树上结累一块,以陈

  • 瓦楞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瓦楞子药材名称瓦楞子拼音Wǎ Lénɡ Zǐ英文名CONCHA ARCAE别名蚶子壳、毛蛤、瓦垅来源本品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 、泥

  • 蓬蘽

    《中药大辞典》:蓬蘽药材名称蓬蘽拼音Pénɡ Lěi别名陵蘽、阴蘽(《别录》),割田藨(《纲目,),寒藨(《医林纂要》)。出处《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果实。秋季果熟时采收。性味甘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