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粉瘤菌

粉瘤菌

药材名称粉瘤菌

拼音Fěn Liú Jūn

来源药材基源:为假丝菌科真菌粉瘤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gala epidendrum(L.)Fr.[Lycoperdon epidendrum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为块状复孢囊,密集或散生。近球形,无柄,直径2-15mm。粉灰色、青褐色至灰褐色,包被薄,上有小疣。假孢丝系分枝、薄壁,有横皱褶、半透明至淡黄色的小管,直径8-30μm,顶端圆钝。孢子半透明,成堆时肉色,具小疣,直径5-7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北、华东及吉林、河北、山西、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子实体球形、类球形、椭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无不育柄,直径2-15mm。包被薄而粗糙,粉灰色、青褐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疣状突起。孢体淡黄色,紧密有弹性,内有分枝的丝状物。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褐色。假孢丝分枝状,淡黄色,透明或半透明,直径8-30μm,顶端圆钝,表面有皱纹和疣状突起。孢子半透明,具细小疣状突起,直径5-7μm,成堆时呈肉色。

化学成分含脂肪酸,聚乙炔甘油三酯类(polyacetylene triglyceride)及二苯咔唑类(dibenzocarbazole)化合物。

性味淡;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主粘膜发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葱药材名称水葱拼音Shuǐ Cōnɡ别名冲天草、翠管草、莞、莞蒲来源莎草科藨草属植物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mel.[S. validus Vahl

  • 米饭花果

    《中药大辞典》:米饭花果药材名称米饭花果拼音Mǐ Fàn Huā Guǒ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米饭花的果实。夏、秋采收。原形态米饭花(《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珍珠花(《植物

  • 鹿角

    《中国药典》:鹿角药材名称鹿角拼音Lù Jiǎo英文名CORNU CERVI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

  • 猪毛针

    药材名称猪毛针拼音Zhū Máo Zhēn别名团羽铁线蕨、翅柄铁线蕨、猪鬃草、猪鬃七、乌脚芒、岩浮萍来源蕨类铁线蕨科猪毛针Adiantum capillus junosis Rupr.,以全

  • 木瓜

    《中国药典》:木瓜药材名称木瓜拼音Mù Guā英文名FRUCTUS CHAENOMELIS别名贴梗海棠、铁脚梨、皱皮木瓜、宣木瓜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

  • 白鱼

    《中药大辞典》:白鱼药材名称白鱼拼音Bái Yú别名鲌鱼(《滇南本草》),鱎鱼(《纲目》),白扁鱼(《本草求原》)。出处孟诜来源为鲤科动物翘嘴红鲌的肉。原形态体侧扁,延长,头背面平

  • 苜蓿根

    《中药大辞典》:苜蓿根药材名称苜蓿根拼音Mù Xu Gēn别名土黄耆(《食疗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根。化学成分紫苜蓿的根含糖类。根的分泌物中含氨基酸,其中有2

  • 苘麻

    《中药大辞典》:苘麻药材名称苘麻拼音Qǐnɡ M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原形态苘麻,又名:白麻(《纲目》),青麻、野苎麻、八角乌、孔麻。一年生草本,高1~2米,栽培的

  • 紫茎棱子芹

    药材名称紫茎棱子芹来源伞形科紫茎棱子芹Pleurospermum hookeri C. B. Clark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用法用

  • 鹿藿根

    《中药大辞典》:鹿藿根药材名称鹿藿根拼音Lù Huò Gē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鹿藿的根。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妇女痛经,瘰疬,疖肿。复方①治小儿疳积:鹿藿根三钱,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