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胖树根

胖树根

药材名称胖树根

拼音Pànɡ Shù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密花远志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tricornis Gagnep.[P.floribunda Dunn;P.congesta Rehd.et Wils.;P.yunnaensis Chodat]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密花远志灌木,高0.5-2m。幼枝细,被微伏毛。单叶互生;叶柄细,长2-2.5cm,无毛或被短伏毛;叶膜质至薄纸质,线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7-12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至楔形,全缘,绿色,疏被白色短硬毛,背面淡绿色或苍白,侧脉6-7对。花两性,总状花序短,密生于枝顶或腋生,长达6cm,果时延长达10cm;花密集,具三角形小苞片;萼片5,花后脱落,外面3枚小,具缘毛,中间1枚左右折叠,不为囊状,其余2枚卵形,里面2枚大,花瓣状,倒卵形,长16-19mm;花瓣3,白色带紫至粉红色,极透明,侧生花瓣长圆形,长20-25mm,3/4以下与龙骨瓣合生,先端截形至圆形,龙骨瓣盔形,具2束鸡冠状附属物;雄蕊8,长20-22mm,3/4以下连合成鞘,并与龙骨瓣贴生,花药卵形,顶孔开裂,中间具纵隔,似2室;子房倒卵形,具翅,基部具环状花盘,花柱细,长17-18mm,先端2裂。蒴果四方状圆形,绿色带紫,直径8-9mm,有阔翅,具显着横脉,基部具花盘和花被脱落之环状疤痕。种子黑色,卵形,具瘤状突起及白柔毛,近种脐端具一淡黄褐色、半透明的翅状种阜。花期12月至翌年4月,果期3-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1000-2500m的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补虚宁神;活血。主体虚;失眠;健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焮麻

    药材名称焮麻拼音Xìn Má别名钱麻、红活麻、蝎麻、大荨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滇藏荨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rtica mairei Levl.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 黄桷树根疙瘩

    《中药大辞典》:黄桷树根疙瘩药材名称黄桷树根疙瘩拼音Huánɡ Jué Shù Gēn Gē Dɑ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根部由寄生虫所形成的虫瘿。功能主治《

  • 牛筋刺寄生

    药材名称牛筋刺寄生拼音Niú Jīn Cì Jì Shēnɡ别名梨寄生、藏寄生、野花椒寄生、老米酒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滇藏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thib

  • 兰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兰香草药材名称兰香草拼音Lán Xiānɡ Cǎo别名山薄荷、莸、独脚球、蓝花草、酒药草、金石香、石上香、齿瓣兰香草来源为马鞭草科兰香草属植物兰香草Caryopteris

  • 春花木

    药材名称春花木拼音Chūn Huā Mù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车轮梅的枝叶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车轮梅,又名:春花、石斑木、雷公树、凿角、铁里木、石桂。直立灌木,近秃净,高1~4米

  • 毛菊苣

    药材名称毛菊苣别名卡斯尼来源菊科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 et Huet,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健胃。用于肝炎,肾炎

  • 藤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三七药材名称藤三七拼音Ténɡ Sān Qī别名藤子三七来源落葵科藤三七Boussingaultia gracilis Miers. var. baselloides

  • 莕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莕菜药材名称莕菜拼音Xìnɡ Cài别名莲叶莕菜、大紫背浮萍、水葵、水镜草、水荷叶来源龙胆科莕菜属植物莕菜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 亚香棒虫草

    药材名称亚香棒虫草拼音Yà Xiānɡ Bànɡ Ch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的菌核及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hawkesii Gray采收和储藏:冬

  • 柏根白皮

    《中药大辞典》:柏根白皮药材名称柏根白皮拼音Bǎi Gēn Bái Pí别名柏皮(《本草经集庄》),柏白皮(《别录》)。出处《纲目》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已去掉栓皮的根皮。性味《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