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臭梧桐子

臭梧桐子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子

药材名称臭梧桐子

拼音Chòu Wú Tónɡ Zǐ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梧桐果实带宿萼的果实

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平喘。"

用法用量内脏:煎汤,3~5钱。外用:敷贴。

复方①治气喘及风湿痛:臭梧桐花(带宿萼的果实)三至五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止牙痛:臭梧桐子,捣烂,和灰面、胡椒末共煎饼,贴在腮边。(《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臭梧桐子

药材名称臭梧桐子

拼音Chòu Wú Tónɡ Zǐ

英文名Fruit of Harlequin Glorybower

别名凤眼子、矮桐子、岩桐子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

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海州常山,灌木或小乔木,高1.5-10m。幼枝、叶柄及花序等多少被黄褐色柔毛或近无毛;老枝灰白色,有皮孔,髓部白色,有淡黄色薄片横隔。单叶对生;叶柄长2-8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形、卵状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7cm,宽5-14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至楔形,偶有心形,全缘或具波状齿,两面疏生短毛或近无毛;侧脉3-5对。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腑生,疏散,通常二歧分枝,花序长8-18cm,花序梗长3-6cm,具椭圆形叶状苞片,早落;花萼幼时绿白色,后紫红色,基部合生,中部略膨大,具5棱,先端5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或卵形;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花冠管细,先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径6-8mm,包于增大的宿萼内,熟时蓝紫色。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平喘。主风湿痹痛;牙痛;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气喘及风湿痛:臭梧桐花(带宿萼的果实)三至五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②止牙痛:臭梧桐子,捣烂,和灰面、胡椒末共煎讲,贴花腮边。(《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蒿花

    药材名称白蒿花拼音Bái Hāo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sieuersiana Ehrhart ex Willd.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

  • 木防己花

    药材名称木防己花拼音Mù Fánɡ Jǐ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culus orbiculatus

  • 鸟巢菌

    药材名称鸟巢菌拼音Niǎo Cháo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鸟巢菌科真菌粪生黑蛋巢菌和隆纹黑蛋巢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athus stercoreus (Schw.)de Toni

  • 鹤草芽

    药材名称鹤草芽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地下冬芽。于地上部分枯萎后采集(9~11月)直至翌年春植株萌发前(3~4月),挖出根部,取下冬芽,去掉地下根部,但可

  • 羊脑

    《中药大辞典》:羊脑药材名称羊脑拼音Yánɡ Nǎo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脑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每100克约含水分76

  • 蝴蝶暗消

    《全国中草药汇编》:蝴蝶暗消药材名称蝴蝶暗消别名黄木香、青藤香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细尖马兜铃Aristolochia transsecta (Chatt.) C. Y. Wu [Isotrema

  • 野梧桐

    《中药大辞典》:野梧桐药材名称野梧桐拼音Yě Wú Tónɡ别名野桐、楸、白肉白、抱仔(《中国树木分类学》),赤芽楸、赤芽槲(《本草推陈》)。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野梧桐

  • 长叶水麻

    药材名称长叶水麻拼音Chánɡ Yè Shuǐ Má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叶水麻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longifolia(Bum.f.)Wedd.[Urtica

  • 马尾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尾连药材名称马尾连拼音Mǎ Wěi Lián别名马尾黄连来源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及高原唐松草T.cultratum

  • 倒挂牛

    《中药大辞典》:倒挂牛药材名称倒挂牛拼音Dào Guà Niú别名大牛昴、朝天子、牛王刺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多毛叶云实的根及茎皮。夏、秋采收。原形态落叶攀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