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芒萁骨根

芒萁骨根

《中药大辞典》:芒萁骨根

药材名称芒萁骨根

拼音Mánɡ Qí Gǔ Gēn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里白科植物芒萁根茎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功能主治治湿热臌胀,小便淋沥不畅,跌打损伤。

①《福建民间草药》:"治跌打伤胸,酒水各半或加冰糖炖服。"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狂犬病及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湿热臌胀:鲜芒萁根茎半斤,煎汤,冲入烧酒适量,早晚分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小便淋沥不畅:鲜芒萁根一两,水煎调冰糖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芒萁骨根

药材名称芒萁骨根

拼音Mánɡ Qí Gǔ Gēn

英文名root of Dichotomy Forked Fern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ranopteris pedata(Houtt.)Nakai[Polypodium pedatum Houtt.;Dicranopteris dichotoma(Thunb.)Bern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状茎横走,细长,褐棕色,被棕色鳞片及根。叶远生,叶柄褐棕色,无毛;叶片重复假两歧分叉,在每一交叉处均有羽片(托叶)着生,在最后一分叉处有羽片两歧着生;羽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20-30cm,宽4-7cm,先端渐尖,羽片深裂;裂片长线形,长3.5-5cm,宽4-6mm,先端渐尖,钝头,边缘干后稍反卷;叶下白色,与羽轴、裂片轴均被棕色鳞片;细脉2-3次叉分,每组3-4条。孢子囊群着生细脉中段,有孢子囊6-8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强酸性的红壤丘陵、荒坡林缘或马列尾松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和甘肃南部。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根状茎细长,有分枝,粗2.2-5mm,褐棕色,坚硬,木质,被棕黄色毛,具短须根;易折断,断面明显分为二层,外层为棕色皮层,中央为淡黄色中柱。

2.显微鉴别 根状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下表皮细胞壁木化加厚,近内皮层的4-6列细胞壁强烈加厚,几无胞腔;内皮层凯氏点明显。原生中柱,维管束周韧型。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

性味苦;凉

归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止咳。主湿热膨胀;小便涩痛;阴部湿痒;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血崩;鼻衄;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治跌打伤胸,酒水各半或加冰糖炖服。

2.《广西药植名录》:治狂犬病及毒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翼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翼首草药材名称翼首草拼音Yì Shǒu Cǎo别名棒子头、狮子草来源川续断科翼首花属植物匙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hookeri (Clarke)Hoeck,

  • 苦夭

    药材名称苦夭拼音Kǔ Yāo别名钩夭(《尔雅》),苦板(《纲目》),轮蓟(《苏南种子植物》),狭叶蓟、牛刺犁、小样刺米草(《湖南药物志》),小蓟(《广西中草药》)。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菊科植物中国

  • 芡实茎

    《中药大辞典》:芡实茎药材名称芡实茎拼音Qiàn Shí Jīnɡ别名花耿(《本草图经》),鸡头菜(《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花茎。性味《纲目》:"咸甘

  • 地肤子

    《中国药典》:地肤子药材名称地肤子拼音Dì Fū Zǐ英文名FRUCTUS KOCHIAE别名扫帚苗来源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

  • 过山消根

    《中药大辞典》:过山消根药材名称过山消根拼音Guò Shān Xiāo Gēn别名开喉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少花酸藤子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蔓性小灌木,高40~70厘米

  • 红毒茴

    药材名称红毒茴拼音Hónɡ Dú Huí别名红茴香、野茴香、土大茴、山大茴、山八角、山木蟹来源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窄叶红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 A.

  • 毡盖木耳

    药材名称毡盖木耳拼音Zhān Gài Mù ěr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耳科真菌植物毡盖木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ricularia mesenterica(Dicks.)Pers.原形态子实体

  • 帕梯果

    药材名称帕梯果拼音Pà Tī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露兜树的果实。秋、冬采收,切片晒干。功能主治治痢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走边疆

    药材名称走边疆拼音Zǒu Biān Jiānɡ别名红铧头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有白色短毛。根茎短。茎直立,常数

  • 土沙参

    药材名称土沙参拼音Tǔ Shā Shēn别名止咳草、咳嗽草、泡参、土洋参、鸡肉参、喉节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球果牧根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syneuma chinense Hon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