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苦白蹄

苦白蹄

药材名称苦白蹄

拼音Kǔ Bái Tí

别名阿里红、落叶松茸、药用层孔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药用拟层孔菌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officinalis(Vill.ex Fr.)Bond.et Sing.[Fomes officinalis(Vill.ex Fr.)Ames]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切去粗糙外皮,晒干,磨碎。

原形态药用拟层孔菌 子实体多年生。木质,蹄形、球形至钟形,侧生无柄,(5-13)cm×(4-19)cm,厚5-18cm。盖面白色至灰白色,常有一层薄薄的绒毡层,后渐脱落至光滑,有污白色至土黄色的污斑,老熟后呈淡灰黑色,表面变粗糙,出现不规则的龟裂;盖缘钝,全缘。管口面白色;管口圆形,管壁较厚,每1mm间4个,老熟后或干后管口面呈污灰色至淡灰黑色;菌管多层,每层厚约1cm,初期白色,后期渐成淡黄色。菌肉灰白色,幼时近肉质,软而脆,老熟后成白垩质或干酪质,易碎,味甚苦。孢子卵圆形,光滑,无色,(4-5)μm×(3.5-4)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m左右的衰老的落叶松树干基部或伐桩上,也生于其他针叶树上,偶见生于栎等阔叶树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实体多呈马蹄形,或不规则瘤状,与树干着生面扁平,直径8-30cm以上。表面淡黄色或灰棕色,较粗糙,有时可见同心环纹或不规则裂隙,边缘钝。管口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管口圆形,每1mm间3-4个。纵剖面可见菌管多层。质轻,疏松,易碎,并有粉尘飞出。气微,味苦、微甘。

2.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黄色。菌丝无色、无隔,有分枝,直径3-4μm。孢子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5-5μm。

化学成分全草含羊毛甾醇(lanosterol),硫色多孔菌酸(sulphuren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dehydroeburicoic acid),齿孔醛(eburical),齿孔醇(eburicol),齿孔二醇(eburicodiol),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去氢齿孔酮酸(dehydroeburiconic acid),及苦白蹄酸(officinalic acid)。

药理作用齿孔酸使动物汗腺周围血管收缩而止汗,但不影响汗腺分泌,亦不扩瞳,作用约持续20分钟。 内服齿孔酸,对胃有刺激作用。

鉴别(1)本品粉末易溶于氨水或碱液,遇水呈粘稠状。

(2)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浸渍30min,滤过,滤液供以下试验:①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干后,喷溴酚蓝试液,在蓝色背景下显黄色斑点。(检查有机酸)②取滤液1ml于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冰醋酸及醋酐各1ml溶解,加硫酸1-2滴,溶液由棕黄色渐变棕红色,并有污绿色荧光。(检查三萜类)

性味甘;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利尿;解蛇毒。主咳嗽;哮喘;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胃痛;咽喉肿痛;牙周炎;尿路结石;水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

注意不宜过量服用。过量可引起伞菌酸中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建兰叶

    药材名称建兰叶拼音Jiàn Lán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兰科植物建兰的叶片。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性味《泉州本草》:"味辛,平,无毒。"归经《

  • 滨海前胡

    药材名称滨海前胡拼音Bīn Hǎi Qián Hú英文名Binhai common hogfennel root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滨海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白云瓜皮

    药材名称白云瓜皮拼音Bái Yún Guā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原形态蓝花土瓜多年生缠绕草本。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茎细长,圆柱形

  • 六股筋

    《中药大辞典》:六股筋药材名称六股筋拼音Liù Gǔ Jīn别名臭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兴山荚蒾的叶、全株或根皮。树叶春、夏采收,根皮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 鹅臎

    《中药大辞典》:鹅臎药材名称鹅臎拼音é Cuì别名鹅尾罂(《日华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尾肉。化学成分尾脂腺(又名尾腺或羽脂腺)分泌一种含脂蜡的液体,其组成为:水分

  • 长叶柄野扇花

    药材名称长叶柄野扇花拼音Chánɡ Yè Bǐnɡ Yě Shàn Huā别名链骨连、条柄野扇花、青鱼胆、千年青、柑子树。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长叶柄野扇花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

  • 狗屎花

    《中药大辞典》:狗屎花药材名称狗屎花拼音Gǒu Shǐ Huā别名一把抓、蓝狗屎花(《滇南本草》),蓝布裙(《四川通志》),附地菜、牛舌头花(《植物名实图考》),狗舌花(《滇南本草图谱》),龙须草、七

  • 丽子藤

    药材名称丽子藤拼音Lì Zǐ Ténɡ英文名root of Yunan Dregea别名滇假夜来香、白血藤、公公藤、奶浆藤、隔山撬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丽子

  • 干苔

    《中药大辞典》:干苔药材名称干苔拼音Gān Tái别名海苔菜(《本草汇言》),苔菜(姚可成《食物本草》)。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石莼科植物条浒苔的藻体。冬、春间采取。原形态藻体亮绿色或暗绿色

  • 东风草

    药材名称东风草拼音Dōnɡ Fēnɡ Cǎo别名九里明、九里光、千里光、毛千里光、黄花地胆草、大头艾纳香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东风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megaceph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