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赛莨菪

赛莨菪

药材名称赛莨菪

拼音Sài Lànɡ Dànɡ

别名山烟、唐古特山莨菪(《西藏常用中草药》)。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赛莨菪。9~11月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根粗壮肥大。茎粗壮,上部多分枝。叶互生,有柄,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全缘或波状,上面淡绿色,下面灰绿色。花单生于叶腋,下垂;花萼钟形,果时增大,有10条极粗壮的纵肋突起;花冠钟形,紫色。蒴果近球形,外包宿存的花萼。种子多数。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路旁、村边。分布西藏、青海、四川。

化学成分根含天仙子胺、红古豆碱、阿托品及少量的东莨菪碱、核拉定、托品碱又含莨菪品碱等。

茎、叶含天仙子胺。茎、叶、种子均含东莨菪碱、阿托品、红古豆碱。

毒性服赛莨菪过量后发生口干舌燥,面颊潮红,心跳加快,瞳孔散大,昏迷等中毒症状者,须早期洗胃,灌服黄土澄清液或冷稀粥,同时注射毛果芸香碱,输液及其它对症治疗。(性味以下出《西藏常用中草药》)

性味苦,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解痉止痛。治胃痛,胆绞痛,急、慢性肠胃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分。

注意心脏病,心脏衰弱者忌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环草

    药材名称环草拼音Huán Cǎo别名小石斛、黄草、鸡爪兰、金钗草、吊兰(《广西中兽医药植》),耳环草、细草、小金钗、细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细茎

  • 藤黄连

    药材名称藤黄连别名黄藤、假黄连[广东、广西]、大黄藤来源防己科藤黄连属植物藤黄连Fibraurea tinctoria Lour.,以根及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

  • 阔叶假参

    药材名称阔叶假参别名粱王茶、良旺头、金刚尖、三叶树来源五加科阔叶假参Nothopanax latifolius Hand.-Mazz.,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

  • 红薯细辛

    药材名称红薯细辛拼音Hónɡ Shǔ Xì Xīn英文名mairei porana别名小萼飞蛾藤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红薯细辛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

  • 锦线镖

    药材名称锦线镖别名锦标草、金线镖、银叶委陵菜、红地榆[四川盐源]来源蔷薇科锦线镖Pptentilla leuconata D. D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穿耳菝葜

    药材名称穿耳菝葜别名大托叶菝葜、翅柄菝葜、九牛力、川太来源百合科穿耳菝葜Smilax perfoliata Lour.,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强筋壮骨。治风湿

  • 黄麻

    药材名称黄麻拼音Huánɡ Má别名苦麻叶、络麻来源椴树科黄麻属植物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以叶、根及种子入药。夏秋采收,分别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

  • 黄藨叶

    《中药大辞典》:黄藨叶药材名称黄藨叶拼音Huánɡ Pāo Yè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切头悬钩子的叶。8~9月采收。原形态切头悬钩子,又名:黄泡、老虎泡(《分类草药性》

  • 大叶山桂

    药材名称大叶山桂拼音Dà Yè Shān Guì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

  • 中南星

    药材名称中南星拼音Zhōnɡ Nán Xīnɡ别名土半夏来源天南星科中南星Arisaema intermedium Blume,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西藏察隅、波密等地。性味辛,温。生者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