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野马蹄草

野马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马蹄草

药材名称野马蹄草

拼音Yě Mǎ Tí Cǎo

别名直立席草

来源莎草萤蔺Scirpus juncoides Roxb. [S. erectus Poi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河北、山东向南至广东、广西及西南各省区。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水。主治肺痨咳血,风火牙痛,目赤肿痛,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2~4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野马蹄草

药材名称野马蹄草

拼音Yě Mǎ Tí Cǎo

出处《广西中草药》

来源莎草科植物萤蔺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根状茎短,具多数须根。茎丛生,秆稍坚挺,圆柱状,少数近于有棱角,平滑,基部具扣3个鞘;鞘的开口处为斜截形,顶端急尖或圆形,边缘为干膜质,无叶片。苞片1枚,为秆的延长,直立,长3~15厘米;小穗3~5个聚成头状,假侧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8~17毫米,宽3.5~4毫米,棕色或淡棕色,具多数花;鳞片宽卵形或卵形,顶端骤缩成短尖,长3.5~4毫米,下面绿色,具1条中肋,两侧棕色或具深棕色条纹;下位刚毛5~6条,有倒刺;雄蕊3,花药长圆形,药隔突出;花柱柱头2,极少3个。小坚果宽倒卵形,或倒卵形,平凸状,长约2毫米,成熟时黑褐色,具光泽。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长在路旁、荒地、田边、溪旁潮湿处。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甘淡,凉,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水,清心火,止吐血。治麻痘毒,肺痨咳血,火盛牙痛。

复方①治麻痘热毒:野马蹄草四两,冰糖二两。煎汤当茶饮。

②治肺痨咳血:野马蹄草二两,冰糖一两。煎汤服。

③治火盛牙痛:野马蹄草二两,拦路蛇一两。煎汤饮并含漱。

④治白浊:野马蹄草、车前草、地榆、桑树浆、枫树浆各适量,煎汤服。

⑤治赤眼:野马蹄草二两。煎汤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马蹄草

药材名称野马蹄草

拼音Yě Mǎ Tí Cǎo

英文名Herb of Rush-like Bulrush

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萤蔺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irpus juncoides (Roxb).Palla[Scirpus juncoides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萤蔺,多年生草本,高25-60cm。根茎短。秆丛生,圆柱形,有时有棱角,基部有2-3叶鞘,无叶片。苞片1,为秆的延长,直立长5-15cm,小穗2-5,聚成头状,长圆状卵形,长8-17mm,宽3.5-4.5mm,棕色或浅棕色,有多数花;鳞片宽卵形或卵形,长约4cm,近纸质,先端钝圆,有锐尖,背面有1脉,两侧有深棕色条纹,下位刚毛5-6条,长于或短于小坚果,有倒刺;雄蕊3;柱头2,少有3。小坚果宽倒卵形,平凸状,长约2mm,熟时黑褐色,稍皱缩,有光泽。花、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塘边、溪旁、沼泽地或荒地潮湿处。

资源分布:除内蒙古、甘肃、西藏未见外,分布几遍全国。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潮湿气候。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潮湿地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用分株繁殖法。3-4月,掘起萌芽植株,分成数丛,每丛具2-3个芽,按行株距30cm×20cm开穴,每穴植1丛。

田间管理,生长前期常拔杂草,追肥1-2次,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性味味甘;淡;性凉

归经肺;膀胱;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消积开胃。主麻疹热毒;肺痨咳血;牙痛;目赤;热淋;白浊;食积停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60-120g。

复方①治麻痘热毒:野马蹄草四两,冰糖二两。煎汤当茶饮。②治肺痨咳血:野马蹄草二两,冰糖一两。煎汤服。③治火盛牙痛:野马蹄草二两,拦路蛇一两。煎汤饮并含漱。④治白浊:野马蹄草、车前草、地榆、桑树浆。枫树浆各适量,煎汤服。⑤治赤眼:野马蹄草二两。煎汤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臭茉莉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茉莉药材名称臭茉莉拼音Chòu Mò Lì别名臭屎茉莉、山茉莉、大髻婆、过墙风、臭朱桐、臭牡丹[广西]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茉莉Clerodend

  • 蒲蒻

    药材名称蒲蒻拼音Pú Ruò别名蒲黄根(《产乳集验方》),蒲笋(《日用本草》),蒲儿根(《野菜谱》),蒲包草根(《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

  • 长叶山竹子

    药材名称长叶山竹子拼音Chánɡ Yè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Kwangsi Garcinia别名广西长叶山竹子。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

  • 扭肚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扭肚藤药材名称扭肚藤拼音Niǔ Dù Ténɡ别名白花茶、假素馨、猪肚勒、青藤子花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扭肚藤Jasminum amplexicaule Buc

  • 豇豆壳

    《中药大辞典》:豇豆壳药材名称豇豆壳拼音Jiānɡ Dòu Ké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荚壳。功能主治镇痛,消肿。治腰痛,乳痈。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用3~5两

  • 川芎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芎药材名称川芎拼音Chuān Xiōnɡ英文名RHIZOMA CHUANXIONG别名芎藭、小叶川芎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 乌桕木根皮

    《中药大辞典》:乌桕木根皮药材名称乌桕木根皮拼音Wū Jiù Mù Gēn Pí别名卷根白皮(《草木便方》),卷子根(《分类草药性》),乌臼(《摘元方》)。出处《纲目》来

  • 蝙蝠葛根

    药材名称蝙蝠葛根拼音Biān Fú Gě Gēn别名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药手册》),山花子根、光光叶根(《山东中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4~5月或8~

  • 番泻叶

    《中国药典》:番泻叶药材名称番泻叶拼音Fān Xiè Yè英文名FOLIUM SENNAE别名泻叶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

  • 丁香根

    《中药大辞典》:丁香根药材名称丁香根拼音Dīnɡ Xiānɡ Gēn出处《开宝本草》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根。性味《纲目》:"辛,热,有毒。"功能主治《开宝本草》:"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