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金冠鳞毛蕨

金冠鳞毛蕨

药材名称金冠鳞毛蕨

拼音Jīn Guàn Lín Máo Jué

英文名Goldencoma Wood Fern

别名贯众

出处始载于《中药鉴别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金冠鳞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chrysocoma (Christ)C.Ch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叶及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达50cm。根茎直立或斜升,密被亮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先端长钻形,扭曲。叶簇生;叶柄禾午餐以,被卵圆披针形和线状披针形两种鳞片;叶片长圆形,长约30cm,中部宽8-12cm,先端短渐尖,基部略变狭,二回深羽裂;裂片全缘或有疏缺刻,小羽片或裂片边缘具钝齿;叶轴上被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脉上面不明显,下面显着。孢子囊群盖大,纸质或角质,螺壳状,成熟时完全笼罩孢子囊群。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200m的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根茎含白三叉蕨素、绵马酸、黄三叉蕨酸。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散瘀。主热毒斑疹;金疮;产后血气胀痛;崩漏;带下;衄血;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止血散瘀、杀虫的功能。用于金疮、斑疹毒、产后血气胀痛、红崩带下、衄血,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丝桃果

    药材名称金丝桃果拼音Jīn Sī Tá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桃HypericummonogynumL.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monogynum L.[H.c

  • 苏头

    《中药大辞典》:苏头药材名称苏头拼音Sū Tóu别名紫苏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或白苏的根及近根的老茎。秋季采收,将紫苏或白苏全株拔起,切取根头

  • 红川乌

    药材名称红川乌拼音Hónɡ Chuān Wū别名羊角天麻、黄药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双舌蟹甲草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calia dauidii (Franch.) Hand.-Mazz.

  • 阴地蕨

    《中药大辞典》:阴地蕨药材名称阴地蕨拼音Yīn Dì Jué别名一朵云(《天宝本草》),花蕨(《植物学大辞典》),独立金鸡(《贵州民间方药集》),独脚蒿、冬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野马肉

    《中药大辞典》:野马肉药材名称野马肉拼音Yě Mǎ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野马的肉。原形态野马(《尔雅》)体长2.2~2.8米,肩高1.3~1.5米。体重200~3

  • 龙须参

    《中药大辞典》:龙须参药材名称龙须参拼音Lónɡ Xū Shēn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茄科植物刺酸浆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绿色,有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卵形

  • 锈毛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锈毛旋蒴苣苔别名岩蒿苣、岩枇杷来源苦苣苔科锈毛旋蒴苣苔Boea rufescens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广西。性味甘、微涩,温。功能主治止咳,解毒,镇痛,生肌,固脱

  • 竹茹

    《中国药典》:竹茹药材名称竹茹拼音Zhú Rú英文名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

  • 岩丸子

    药材名称岩丸子别名石鼓子、一口血、独牛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柔毛秋海棠Begonia henryi Hemsl.,以块茎入药。秋后挖取块茎,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苦,微寒。功能主治解毒,散瘀,止血

  • 南鹤虱

    《中国药典》:南鹤虱药材名称南鹤虱拼音Nán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OTAE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