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金老梅花

金老梅花

《中药大辞典》:金老梅花

药材名称金老梅花

拼音Jīn Lǎo Méi Huā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蔷微科植物金老梅

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苦,凉。"

功能主治治消化不良,浮肿,赤白带,乳腺炎。

①《内蒙古中草药》:"健脾化湿。治消化不良,乳腺炎。"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治赤白带下。"

复方治各种浮肿:金老梅花(炒炭),鹿角芒硝、细叶铁线莲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日二次。每次五分,温开水送服。(《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老梅花

药材名称金老梅花

拼音Jīn Lǎo Méi Huā

英文名Hanna Daphniphyllum

别名脉叶虎皮楠、海南虎皮楠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ruticosa L.

采收和储藏:花盛开时采摘,晾干。

原形态金露海 灌木,高0.5-2m。多分枝,树皮纵向剥落。小枝红褐色,幼时被长柔毛。现状复叶,小叶2对,稀3小叶,上面一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叶柄被绢毛或疏柔毛;托叶薄膜质。宽大,外被长柔毛或脱落;小叶片长圆形、倒卵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0.7-2cm,宽0.4-1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平坦,两面疏被柔毛或绢毛或脱落近无毛。花两性;单花或数朵生于枝顶,花梗密被长柔毛或绢毛;花直径2.2-3cm;萼片5,卵圆形,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副萼片及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先端浙尖至急关,与萼片近等长,外面疏被绢毛;花瓣5,宽倒卵形,先端圆钝,比萼片长,黄色;花柱近基生,顶部缢缩,柱头扩大。瘦果近卵形,长1.5mm,外被长柔毛,褐棕色。花、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4000m的山坡草地、砾石坡、灌丛及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花梗8-12mm,有丝状柔毛;花用水浸润后呈黄色,直径1.5-3cm,副萼片披针形;萼简外面有疏长柔毛或丝状长柔毛,萼裂片卵形;花瓣圆形。气微,叶淡。

性味苦;凉

归经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化湿健脾。主湿阻脾胃;食欲不振;身面浮肿;赤白带下,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每次0.5g。

各家论述1.《内蒙古中草药》:健脾化湿。治消化不良,乳腺炎。

2.《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治赤白带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爬山豆根

    《中药大辞典》:爬山豆根药材名称爬山豆根拼音Pá Shān Dòu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三棱枝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三棱枝杭子梢,又名:三棱草、山落花生

  • 黄开口

    《中药大辞典》:黄开口药材名称黄开口拼音Huánɡ Kāi Kǒu别名老虎脚迹草(《中国药植志》),见血住(《湖北科技》)。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轮叶排草的带根全草。5~6月采

  • 尖药花

    药材名称尖药花拼音Jiān Yào Huā别名大毛叶、蓝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尖药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chmanthera tomentosa (Wall.) Nees [Rue

  • 薯莨

    《全国中草药汇编》:薯莨药材名称薯莨拼音Shǔ Lànɡ别名山猪薯、山羊头、朱砂莲[湖南]、茹榔、金花果、红孩儿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以块

  • 邪蒿

    《中药大辞典》:邪蒿药材名称邪蒿拼音Xié Hāo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邪蒿的全草。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内。分布东北、内蒙古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7~73

  • 密叶绢藓

    药材名称密叶绢藓拼音Mì Yè Juàn Xiǎn英文名dense moss别名石苔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绢藓科植物密叶绢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todon compr

  • 地草果

    药材名称地草果拼音Dì Cǎo Guǒ别名金盘银盏、拔疔草(江西),犁嘴菜、铧头菜、紫花地丁、剪刀菜、犁头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地草果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

  • 黄杨叶

    药材名称黄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Yè别名黄杨脑。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M.Cheng或雀舌黄杨Buxus bodinieri L

  • 齿缘钻地风

    药材名称齿缘钻地风拼音Chǐ Yuán Zuàn Dì Fē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齿缘钻地风的根。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高4米以上。叶对

  • 黑萼棘豆

    《中药大辞典》:黑萼棘豆药材名称黑萼棘豆拼音Hēi è Jí Dòu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黑萼棘豆的全草。8~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