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高山唐松草

高山唐松草

药材名称高山唐松草

拼音Gāo Shān Tánɡ Sōnɡ Cǎo

别名马尾黄连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高山唐松草的根和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alpin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高山唐松草,多年生小草本。全株无毛。叶4-5片或更多,均基生,为二回羽状三出复叶;叶柄长1.5-3.5cm;叶片长1.5-4cm,小叶薄革质,有短柄或无柄,圆菱形、菱状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和宽均为3-5mm,基部圆形或宽楔形,3浅裂,浅裂片全缘,脉不明显。花葶1-2条,高6-20cm,不分枝;总状花序长2.2-9cm;包片小,狭卵形;花梗向下弯曲;萼片4,绿白色,椭圆形,易脱落;雄蕊7-10,花药狭长圆形,先端有短尖头,花丝丝形;心皮3-5,柱头箭头状。瘦果狭椭圆形,稍扁,有8条粗纵肋。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5300m的高山划地、山谷阴湿处或沼泽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西藏。

化学成分根含厚果唐松草次碱(thalidasine),皱唐松草宁碱(thalrugosaminine),厚果唐松草碱(thalicarpine),皱唐松草碱(thalicarpine),高山唐松草二酮碱(thalpindione),N-去甲基皱唐松草定碱(N-desmethyl thalrugosidine),新罗氏唐松草碱(neothalibrine),O-甲基异波尔定碱(O-methylisobolldine)即诏松草卟吩(thaliporphine)也称小诏松草定碱(thalicmidine),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N-甲基-6,7-二甲氧基异喹诺酮(N-methyl-6,7-demethoxyisoquimolone),氧化小檗碱(oxyberberine),去甲氧化白毛茛分碱(nroxyhydrastinine),掌叶防已碱(palmatine),小檗碱(berberine),非洲防已碱(columbam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性味味苦;性宣

归经胃;肝;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主头痛目赤;泄泻痢疾;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山豆

    药材名称大山豆别名野黄豆、顺气药来源豆科大山豆Clitoria mariana L.,以根、叶、花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肾,止血,舒筋。主治感冒,肾虚头晕,白带,产后腹痛,水肿,肠

  • 野鸦椿

    药材名称野鸦椿拼音Yě Yā Chūn别名鸡眼睛、鸡肫子来源省沽油科野鸦椿属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Thunb.)Dipp.,以根和果实入药。秋季采集,分别晒干。性味根:微苦

  • 广东土牛膝

    《中药大辞典》:广东土牛膝药材名称广东土牛膝拼音Guǎnɡ Dōnɡ Tǔ Niú Xī别名斑骨相思、土牛膝、多须公、六月霜(《生草药性备要》),白须公(《本草求原》),牛舌大黄、小罗伞(《

  • 天王七果实

    《中药大辞典》:天王七果实药材名称天王七果实拼音Tiān Wánɡ Qī Guǒ Sh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的成熟果实。7~8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

  • 菊花叶

    《中药大辞典》:菊花叶药材名称菊花叶拼音Jú Huā Yè别名容成(《金匮玉函方》)。出处《别录》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叶。性味《本草求原》:"辛甘,平。"功能主治

  • 山枇杷根

    《中药大辞典》:山枇杷根药材名称山枇杷根拼音Shān Pí P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根。功能主治治崩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摘录《中药大辞

  • 对叶油麻叶

    药材名称对叶油麻叶拼音Duì Yè Yóu M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植物台东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taito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原形

  • 白果根

    《中药大辞典》:白果根药材名称白果根拼音Bái Guǒ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银杏种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果"条。化学成分根皮含白果

  • 董棕粉

    药材名称董棕粉拼音Dǒnɡ Zōnɡ Fě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短穗鱼尾葵的髓部加工后的淀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ta mitts Lou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砍下树干,取出髓

  • 血人参

    药材名称血人参拼音Xuè Rén Shēn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绿叶胡枝子的根。全年可采。采挖后,去掉粗皮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绿叶胡枝子,又名:木本胡枝子、白氏胡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