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鲤鱼鳞

鲤鱼鳞

《中药大辞典》:鲤鱼鳞

药材名称鲤鱼鳞

拼音Lǐ Yú Lín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鳞片

化学成分鱼鳞是皮肤的真皮生成的骨质,其基质由胶原变来,化学上属于一种硬蛋白,定名鱼鳞硬蛋白,但性质尚未充分明了。

功能主治散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崩漏带下,瘀滞腹痛,痔漏。

①《食疗本草》:"烧,烟绝,研,酒下方寸匕,破产妇滞血。"

②《纲目》:"烧灰,治吐血,崩中,漏下,带下,痔瘘,鱼鲠。"

③《会约医镜》:"烧灰,治产后血迷血晕,败血不止。"

复方①治痔漏:黑鲤鱼鳞二、三甲,以薄编茧裹如枣柱样纳之。(《儒门事亲》)

②治诸鱼骨鲠:鲤脊三十六鳞,焙研,凉水服之。(《卫生杂兴》)

③治鼻衄:鲤鱼鳞炒成灰,研为末,冷水调下一、二钱。(《普济方》)

各家论述《纲目》:"鲤鱼,古方多以皮、鳞烧灰,入崩漏、痔漏药用,盖取其行滞血耳。"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鲤鱼鳞

药材名称鲤鱼鳞

拼音Lǐ Yú Lín

英文名carp-scales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鲤的鳞片。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将鲤鱼杀死后,洗净刮取鳞片,晒干。

原形态鲤鱼,体呈纺锤形,侧扁,腹部圆。吻钝。口端位,呈马蹄形。须2对。眼小,位于头纵轴的上方。下咽齿3行,内侧的齿呈臼齿形。鳞大,侧线鳞33-39。鳃耙一般为18-22。背鳍3,15-21,第3硬刺坚强,后缘有锯齿。 臀鳍3,5。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身体背问号 纯黑色,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鳍基部微黑,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

资源分布:除西藏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鱼鳞是皮肤的真皮生成的骨质,其基质由胶原(Collagen)变来,化学上属于1种硬蛋白,定名鱼鳞硬蛋白(Ichthylepidin)。

性味甘;咸;寒

归经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散血;止血。主血瘀;吐血;衄血;崩漏;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痔瘘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研末,3-6g。

复方①治痔漏:黑鲤鱼鳞二、三甲,以薄编茧裹如枣柱样纳之。(《儒门事亲》)②治诸鱼骨鲠:鲤脊三十六鳞,焙研,凉水服之。(《卫生杂兴》)③治鼻衄:鲤鱼鳞炒成灰,研为未,冷水调下一、二钱。(《普济方》)

各家论述1.《纲目》:鲤鱼,古方多以皮、鳞烧灰,入崩漏、痔漏药用,盖取其行滞血耳。

2.《食疗本草》:烧,烟绝,研,酒下方寸匕,破产妇滞血。

3.《纲目》:烧灰,治吐血,崩中,漏下,带下,痔瘘,鱼鲠。

4.《会约医镜》:烧灰,治产后血迷血晕,败血不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峨三七

    药材名称峨三七拼音é Sān Qī别名芋儿七(《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肉质直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形态详"竹节三七"条生境分部产四

  • 绿包藤

    药材名称绿包藤拼音Lǜ Bāo Ténɡ别名小赖藤、千里找根、发冷藤、绿藤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波叶青牛胆的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nospora crispa(L.)Hook.F.etTh

  • 鹿藿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藿药材名称鹿藿拼音Lù Huò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来源豆科鹿藿属植物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以根及全草入药。夏

  • 木香花

    药材名称木香花别名白刺花、双白刺花来源蔷薇科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南北各省均有栽培。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收敛止痛,止血。主治肠炎,痢疾,月经过多,肠出血,小

  • 七叶胆

    药材名称七叶胆拼音Qí Yè Dǎn别名小苦药、公罗锅底、遍地生根出处《中草药通讯》2:24,1972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根状茎或全草。9~10月采。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

  • 藿香

    《中药大辞典》:藿香药材名称藿香拼音Huò Xiānɡ出处《别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

  • 香蒲

    药材名称香蒲拼音Xiānɡ Pú别名蒲(《诗经》),睢、睢蒲(《本经》),醮、醮石(《吴普本草》),甘蒲(《唐本草》),蒲黄草(《经效产宝》),鬼蜡烛(《类证活人书》),水蜡烛(《广东新语》

  • 竹节参

    《中国药典》:竹节参药材名称竹节参拼音Zhú Jié Shēn英文名RHIZOMA PANACIS JAPONICI别名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七、蜈蚣七、峨三七、野三七、竹节人

  • 大薸

    药材名称大薸别名母猪莲、水浮莲来源天南星科大薸属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以叶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辛,凉。功能主治祛风发汗,利尿解毒。用于感冒,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痛,皮

  • 三角咪

    《中药大辞典》:三角咪药材名称三角咪拼音Sān Jiǎo Mī别名山板凳(《贵州草药》),宿柱三角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黄杨科植物宿柱三角咪的根茎或全草。夏、秋采收。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