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鸡冠花

鸡冠花

《中国药典》:鸡冠花

药材名称鸡冠花

拼音Jī Guān Huā

英文名FLOS CELOSIAE CRISTATAE

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

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的干燥花序。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性状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无臭,味淡。

鉴别取本品2g,剪碎,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鸡冠花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丙酮(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鸡冠花:除去杂质及残茎,切段。

鸡冠花炭:取净鸡冠花,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焦黑色。

性味甘、涩,凉。

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用法用量6~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鸡冠花

药材名称鸡冠花

拼音Jī Guān Huā

别名鸡髻花、鸡公花(《闽东本草》),鸡角枪(《福建中草药》)。

出处《岭南本草》

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花序。8~10月间,花序充分长大,并有部分果实成熟时,剪下花序,晒干。

原形态鸡冠花,又名:鸡冠苋。

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体无毛。茎直立,粗壮。单叶互生;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渐狭而成叶柄。穗状花序多变异,生于茎的先端或分枝的末端,常呈鸡冠状,色有紫、红、淡红、黄或杂色;花密生,每花有3苞片;花被5,广披针形,长5~8毫米,干膜质,透明;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环状;雌蕊1,柱头2浅裂。胞果成热时横裂,内有黑色细小种子2至数粒。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地区有栽培,为观赏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性状为带有短茎的花序,形似鸡冠,或为穗状、卷冠状。上缘呈鸡冠状的部分,密生线状的绒毛,即未开放的小花,一般颜色较深,有红、浅红、白等颜色;中部以下密生许多小花,各小花有膜质灰白色的苞片及花被片。蒴果盖裂;种子黑色,有光泽。气无,味淡。以朵大而扁,色泽鲜艳的白鸡冠花较佳,色红者次之。

药理作用试管法证明,煎剂对人阴道毛滴虫有良好作用,虫体与药液接触5~10分钟后即趋消失。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茎及种子,剪成小块。

性味甘,凉。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微辛。"

②《纲目》:"甘,凉,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涩,无毒。"

归经①《玉楸药解》:"入足蹶阴肝经。"

②《本草再新》:"入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妇女崩中,赤白带下。

①《滇南本草》:"止肠风下血,妇人崩中带下,赤痢。"

②《纲目》:"治痔漏下血,办白下痢,崩中,亦白带下,分赤白用。"

③《玉楸药解》:"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五痔肛边肿痛,或窜乳,或窜穴,或作疮,久而不愈,变成漏疮:鸡冠花、风眼草各一两。上为粗末。每用粗末半两,水碗半,煎三、五沸,热洗患处。(《卫生宝鉴》淋渫鸡冠散)

②治赤白下痢:鸡冠花煎酒服,赤用红,白用白。(《濒湖集简方》)

③治下血脱肛:㈠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饮每服七十丸。㈡白鸡冠花(炒)、椶榈灰、羌活(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永类钤方》)

④治吐血不止:白鸡冠花,醋浸煮七次,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下。(《经验方》)

⑤治咳血,吐血:鲜白鸡冠花五至八钱(干者二至五钱),和猪肺(不可灌水)冲开水约炖一小时许,饭后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⑥治经水不止:红鸡冠花一味,干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忌鱼腥猪肉。(《孙天仁集效方》)

⑦治产后血痛:白鸡冠花酒煎服之。(《怪证奇方》)

⑧治白带、砂淋:白鸡冠花、苦壶芦等分。烧存性,空心火酒服之。(《摘元方》)

⑨治血淋:白鸡冠花一两,烧炭,米汤送下。(《湖南药物志》)

⑩治妇人白带:白鸡冠花,晒干为末。每旦空心酒服三钱,赤带用红者。(《孙天仁集效方》)

⑾治风疹:白鸡冠花、向日葵各三钱,冰糖一两。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⑿治青光眼:干鸡冠花、干艾根、干牡荆根各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⒀治额疽:鲜鸡冠花、一点红、红莲子草(苋科)各酌量,调红糖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冠花

药材名称鸡冠花

拼音Jī Guān Huā

别名鸡髻花、鸡公花、鸡角枪、鸡冠头、鸡骨子花、老来少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osia cristata L.[C.Argentea L.var.Cristata(L.)O.Kuntze]

采收和储藏:8-10月间,花序充分长大,并有部分果实成熟时,剪下花序,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80cm。全株无毛,粗壮。分枝少,近上部扁平,绿色或带红色,有棱纹凸起。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3cm,宽2-6cm,先端渐尖或长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穗状花序顶生,成扁平肉质鸡冠状、卷冠状或羽毛状,中部以下多花;花被片淡红色至紫红色、黄白或黄色;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宿存;花被片5,椭圆状卵形,端尖,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胞果卵形,长约3mm,熟时盖裂,包于宿存花被内。种子肾形,黑色,光泽。花期5-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原产亚洲热带。我国南北各地区均有栽培,广布于温暖地区。

栽培1.气候土壤: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夹砂土栽培较好。

2.种植:种子繁殖。一般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时,每亩用种子5-6两,与拌有人畜粪水的火灰混匀,在畦上按行、株距各约30cm开穴,深约3cm,穴底要平,先施人畜粪水,然后将种子灰均匀撒播。

3.苗高7-10cm时,匀苗、补苗,每穴留壮苗4-5株。除草、追肥,第1次在匀亩后进行,第2次在5月间。天旱时要浇水。

4.病虫害防治:虫害有蛞蝓,在早晨撒鲜石灰粉防治。青虫,用乐果防治。青虫,用6%可湿性六六六防治。

性状为带有短茎的花序,形似鸡冠,或为穗状、卷冠状,上缘呈鸡冠状的部分,密生线状的绒毛,即未开放的小花,一般颜色较深,有红、浅红、白等颜色;中部以下密生许多小花,各小花有膜质灰白色的苞片及花被片。蒴果盖裂;种子黑色,有光泽。气无,味淡。以朵大而扁、色泽鲜艳的白鸡冠花较佳,色红者次之。

化学成分花含山柰甙(kaempferitrin)、苋菜红甙(amaranthim)、松醇(pinite)及大量硝酸钾;黄色花序中含微量苋菜红素,细色花序中含大量苋菜红素。种子含脂肪油12.8%,脂肪酸组成:丹桂酸微量,肉豆蔻酸0.1%,棕榈酸8.7%,硬脂酸1.3%,花生酸微量,山萮酸0.7%,廿四成碳烷酸0.5%,十六碳酸微量51.5%,二十碳烯酸0.1%,芥酸1.9%,二十四碳烯酸0.1%,亚油酸32.9%,亚麻酸2.6%。

药理作用试管法证明,煎剂对人阴道毛滴虫有良好作用,虫体与药液接触5-10分钟后即趋消失。10%煎剂在试管中,加等量阴道滴虫养液,30分钟时虫体变圆,活动力减弱,60分钟时大部虫体消失;如前剂浓度为20%,则15分钟时虫体即消失。试管法证明,本品煎剂对人阴道毛滴虫有良好杀灭作用,10%煎剂加等量阴道滴虫培养液,30分钟时虫体变圆,活动力减弱,60分钟时大部分虫体消失;20%煎剂可使虫体5-10分钟内消失。本品10%注射液对孕鼠、孕豚鼠、家兔等宫腔内给药有中期引产作用。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茎及种子,剪成小块。

性味甘;凉;无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妇女崩中;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止肠风下血,妇人崩中带下,赤痢。

2.《本草纲目》: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崩中,赤白带下,分赤白用。

3.《玉楸药解》: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一窝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窝鸡药材名称一窝鸡拼音Yì Wō Jī别名小百部[云南]、小天冬、山百部、山扫帚、山漏芦、铁扫把、滇百部来源百合科一窝鸡Asparagus lycopodineus W

  • 水绵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绵药材名称水绵别名脆水绵来源藻类绿藻门水绵Spirogyra intorta Jao,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丹毒,赤游,漆疮,烫火伤。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患处。摘录《

  • 石蝉草

    《中药大辞典》:石蝉草药材名称石蝉草拼音Shí Chán Cǎo别名火伤叶、胡椒草(《广西药植名录》),散血胆、豆瓣七、散血丹、石马菜(《云南中草药选》),豆瓣绿、红豆瓣(《云南思

  • 旱金莲

    药材名称旱金莲拼音Hàn Jīn Lián别名金莲花来源旱金莲科旱金莲属植物旱金莲Tropaeolum majus L.,以全草入药。秋冬采,多鲜用。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菱叶

    《中药大辞典》:菱叶药材名称菱叶拼音Línɡ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晒干为末,搽小儿走马疳。"②《中国

  • 红白二丸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白二丸药材名称红白二丸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别名红白二元、红黑二丸、岩丸子、鸳鸯七、水八角、一口血、一点血、小桃红、山海棠来源

  • 酸模

    《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模药材名称酸模拼音Suān Mó别名山菠菜、野菠菜、酸溜溜、牛舌头棵、水牛舌头,田鸡脚来源蓼科酸模属植物酸模Rumex acetosa L.,以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 山羊耳

    药材名称山羊耳拼音Shān Yánɡ ěr别名劳伤药、接骨草、大疙瘩、汝无糯鸡、山牛耳青、驳节莲树、九节风。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海南草珊瑚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andra hai

  • 香蓼

    药材名称香蓼拼音Xiānɡ Liǎo别名水毛蓼、红杆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粘毛蓼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viscosum Buch.-Ham. Ex D.Don采收和储藏:

  • 密纹薄芝

    药材名称密纹薄芝拼音Mì Wén Báo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密纹薄芝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noderma tenue Zhao,Xu et Zhang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