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鸭肪

鸭肪

《中药大辞典》:鸭肪

药材名称鸭肪

拼音Yā Fánɡ

别名鹜肪(《别录》)

出处《别录》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脂肪油。取鸭脂肪,熬熟去渣,贮存罐内,放置阴凉处。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别录》:"主风("风"一作"气")虚寒热,水肿。"

复方①治瘰疬汁出不止:鸭脂调半夏末敷之。(《永类钤方》)

②治蚯蚓瘘:鸭脂三两,胡粉二两,巴豆(去壳,细研,去油尽)半两。上三味,先镕脂,入二味末调如膏。每日三、五度,涂疮上。(《圣济总录》鸭脂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肪

药材名称鸭肪

拼音Yā Fánɡ

英文名Duck fat

别名鹜肪、鸭脂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剖腹取脂肪,熬油,放凉。

原形态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在30℃左右呈淡黄色液体,随温度降低而渐变稠至凝固,呈淡黄色固体。质较细腻,有特殊的鸭油香气。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消瘰散结;利水消肿。主瘰疬;水肿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敷。

复方①治瘰疬汁出不止:鸭脂调半夏末敷之。(《永类钤方》)②治蚯吲瘘:鸭脂三两,胡粉二两,巴豆(去壳,细研,去油尽)半两。上三味,先镕脂, 入二味末调如膏。每日三、五度,涂疮上。(《圣济总录》鸭脂膏)

各家论述《别录》:主风(风一作气)虚寒热,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角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角茴香药材名称角茴香拼音Jiǎo Huí Xiānɡ别名山黄连来源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L.[Chiazospermum erectu

  • 玉带根

    药材名称玉带根拼音Yù Dài Gēn别名珊瑚枝(《生草药性备要》),拖鞋花,洋珊瑚(《广州植物志》),百足草、扭曲草(《南宁市药物志》),止血草(《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

  • 陈仓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陈仓米药材名称陈仓米拼音Chén Cānɡ Mǐ别名老米来源禾本科陈仓米Oryza sativa L.,为入仓年久而色变的米。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理脾助气,调胃止泻

  • 瞿麦

    《中国药典》:瞿麦药材名称瞿麦拼音Qú Mài英文名HERBA DIANTHI别名石竹子花、十样景花、洛阳花来源本品为石竹科石竹属植物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

  • 熊尾草

    药材名称熊尾草拼音Xiónɡ Wěi Cǎo别名两广直管花、杂发直管草、当芽、山薄荷、蛇头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石生鸡脚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thosiphon marmoritis

  • 鹿耳韭

    药材名称鹿耳韭别名天韭、玉簪叶韭、天蒜来源百合科鹿耳韭Allium funckiaefolium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瘀镇痛,祛风止血。

  • 双花鞘花

    药材名称双花鞘花拼音Shuānɡ Huā Qiào Huā别名八角寄生、二苞鞘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双花鞘花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rosolen

  • 线叶金鸡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线叶金鸡菊药材名称线叶金鸡菊拼音Xiàn Yè Jīn Jī Jú别名大金鸡菊、剑叶波斯菊来源菊科线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

  • 毛八角莲

    药材名称毛八角莲拼音Máo Bā Jiǎo Lián别名独叶一枝花(《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小檗科植物毛八角莲的块茎。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茎块状,蔓生,

  • 过山消根

    《中药大辞典》:过山消根药材名称过山消根拼音Guò Shān Xiāo Gēn别名开喉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少花酸藤子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蔓性小灌木,高40~7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