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龙常草

龙常草

药材名称龙常草

拼音Lónɡ Chánɡ Cǎo

英文名Manchurian Beakgrain

别名粽心草

出处始载于《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木科龙常草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arrhena manshurica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龙常草 多年生草本。基部具短根茎及被鳞片之芽体,须根细弱。秆直立,细弱或较粗,高70-120cm,具5-6节,节间粗糙,节下具微毛。叶鞘短于节间,密被微毛;叶舌质厚,长约1mm,先端截平或不规则的齿裂;叶处扁平质薄,线状披针形,下面粗糙,上面通常密被短毛,长15-30cm,宽6-20mm。圆锥花序长12-20cm。分枝直立与主轴贴生,基部者多孪生,主枝长达7cm,通常不再分枝,各具27-个小穗;小穗含2-3朵小花,长4.5-7mm,小穗轴节间被微毛,长约1.8mm;颖膜质,第1颖长1.5-2mm,具1脉,第2颖长2-3mm,具1-3脉;第1外稃长4.5-5mm,具3条明显的脉,脉上稍粗糙,内稃与外稃近等长,脊上部具纤毛;颖果长约4mm,黑褐色,其锥形先端呈乳黄色。花、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和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河北、陕西各地 。

性味味咸;温;无毒

功能主治主轻身;益阴气。主疗痹寒湿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生河水旁,状如龙刍。

2.《本草纲目》:按尔雅云鼠莞也。郭璞云:纤细似龙须,可为席,蜀中出者好。恐即比龙常也。盖是龙须小者,故其功用相近。

3.《新华本草纲要》:具清热解毒之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蒺藜根

    《中药大辞典》:蒺藜根药材名称蒺藜根拼音Jí Lí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根。化学成分根和叶含皂甙,甙元有薯蓣皂甙元、芰脱皂甙元、绿莲皂甙元、罗斯考皂甙元。叶尚含

  • 油杉

    药材名称油杉拼音Yóu Shān别名杜松、唐杉、松罗、水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油杉的根皮、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eteleeria fortunei (Murr.)Carr,[Picea fo

  • 陆英

    《全国中草药汇编》:陆英药材名称陆英拼音Lù Yīnɡ别名蒴藋、走马前、走马风、八棱麻、八里麻、臭草、苛草、七叶金来源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陆英Sambucus chinensis Lindl

  • 黄波罗果

    药材名称黄波罗果拼音Huánɡ Bō Luó Guǒ出处吉林怀德县《防治气管炎》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小檗碱和药根碱。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内

  • 胆南星

    药材名称胆南星拼音Dǎn Nán Xīnɡ英文名ARISAEMA CUM BILE来源本品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性状本品

  • 黄花地丁

    药材名称黄花地丁拼音Huánɡ Huā Dì Dīnɡ别名野豌豆、马口铃、猴丝草(《广西药植名录》),小响铃、狗响铃(《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响铃豆的

  • 红花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花青藤药材名称红花青藤别名毛青藤、三姐妹藤来源莲叶桐科(青藤科)红花青藤Illigera rhodantha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性味甘、辛、涩,温

  • 南亚新木姜

    药材名称南亚新木姜拼音Nán Yà Xīn Mù J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南亚新木姜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zeylanica(Nees)Merr.[Litsea z

  • 鳟鱼

    《中药大辞典》:鳟鱼药材名称鳟鱼拼音Zūn Yú别名鮅(《尔雅》),赤眼鱼(《说文》),红目鳟(《脊椎动物分类学》)。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原形态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

  • 炮姜

    《中国药典》:炮姜药材名称炮姜拼音Pào Jiānɡ来源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