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气拈痛丸

九气拈痛丸

《中国药典》:九气拈痛丸

药方名称九气拈痛丸

处方香附(醋制)300g木香75g高良姜75g陈皮150g郁金150g莪术(醋制)600g延胡索(醋制)300g槟榔150g甘草75g五灵脂(醋炒)300g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辣。

炮制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导致的胸胁胀满疼痛,痛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九气拈痛丸

药方名称九气拈痛丸

处方香附(炙)5千克 良姜1.25千克 黄郁金2.5千克莪术(炙)10千克五灵脂(炒)5千克甘草1.25千克橘皮2.5千克延胡索(炙)5千克木香1.25千克槟榔2.5千克

制法上药十味,并研为细粉,过罗,用冷汗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治寒气郁滞,胃脘疼痛,两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九气拈痛丸

药方名称九气拈痛丸

处方当归4两,良姜4两,五灵脂4两,莪术4两,槟榔4两,青皮4两,元胡2两,郁金2两,木香2两,陈皮2两,姜黄2两,香附5两,甘草1两5钱。

制法上为末,醋为丸。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主心胃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开水送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常山大黄汤

    药方名称常山大黄汤处方常山3两,甘草(炙)3两,前胡2两,大黄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疟结实积热,烦扰迷冒,寒热但多,绵惙困笃。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半,下大黄,煎取3升,分澄令冷,初服7合,中服

  • 葛花散

    《肘后方》卷七:葛花散药方名称葛花散处方葛花小豆花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为散。功能主治治酒醉。用法用量每服2~3克。又时进葛根饮、枇杷叶饮,或先食盐1克,再饮酒亦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御药院

  • 辅正丸

    药方名称辅正丸处方天灵盖半两(酥炙),砒霜半两(研),丹砂半两(研),麝香半两(研),虎头骨半两(酒炙),铅丹半两(研),猢狲头骨半两(酒炙),绿豆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用粟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回阳生肌散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回阳生肌散药方名称回阳生肌散处方人参15克鹿茸15克雄黄1.5克乳香30克琥珀7.5克 京红粉3克功能主治回阳生肌,止痛收敛。治结核性溃疡(鼠疮)、慢性顽固性溃疡及属于阴疮久不收

  • 牢牙固齿明目散

    药方名称牢牙固齿明目散别名固齿明目散处方槐枝叶、柳枝叶各不拘多少。制法切碎,水浸3日,熬出浓汁,去条、叶、渣、梗,入青盐2斤、白盐2斤,同汁熬干,研末。功能主治牢牙固齿,明目。主用法用量固齿明目散(《

  • 生化汤

    药方名称生化汤处方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14粒(去皮、尖,研)黑姜1.5克 炙草1.5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温里定痛。治产后血瘀留瘀,恶露不行,血块内结,小腹冷痛。用法用量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产后七日

  • 清肺化痰汤

    药方名称清肺化痰汤处方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降逆止

  • 生姜五味子汤

    药方名称生姜五味子汤处方五味子9克生姜15克紫菀3克半夏6克(洗)吴茱萸3克款冬花1.5克细辛3克附子9克(炮)茯苓12克甘草6克(炙)桂心3克制法上十一味,切。功能主治温肺化饮,散寒止咳。治咳嗽。用

  • 丁香建脾散

    药方名称丁香建脾散处方草果1个(炮),肉豆蔻2个,丁香1分,舶上丁香皮4两,舶上茴香半两,白干姜半两,桂半两,甘草半两,郁李仁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元上锉气弱,食少腹胀,泄泻肠鸣。用法用量早晨

  • 百中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水鉴》:百中散药方名称百中散处方黄葵花2分,白芷2分,延胡索2分,槟榔10分,郁金4分,蚯蚓1条,黄盐6分,虾蟆少许,白米1勺,牛肉脯2分,蜘蛛(灰)1个。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