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仙丹

二仙丹

外科大成》卷二: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别名赛金散(《外科大成》卷二)。

处方金脚砒6克白矾30克

功能主治主外痔。

用法用量上二味,为末,倾银罐内,锻烟尽为度。加瓦焙蝎尾7个,生草乌3克,共为末。调敷痔上,良久去药,再上药,如此七次,看痔黑色,则不须上药。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疡医大全》卷七: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穿山甲7片牛皮胶120克

制法上药同放新瓦上烧存性,研细。

功能主治主发背初起。

用法用量好酒调下。任量饮醉,出汗为度。

摘录疡医大全》卷七

疡医大全》卷十八: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枳壳500克(每个切二开,去瓤,入斑蝥去翅、足七个,仍将二片合住,以线十字扎紧,用上好醋浸七天,再以醋煮三小时,必要时多加好醋,煮透冷定,解去线,拣去斑蝥,只将枳壳切片阴干)紫背天葵500克(如无,以九头狮子草代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将煎煮枳壳多余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水任下,早、晚各一服。未出头者自消,己出头者用膏贴之自愈。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医统》卷六十六: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何首乌1斤,川牛膝1斤。

功能主治黑髭发。主

用法用量用黑豆蒸,但要换豆多蒸几次,是为妙法。

摘录《医统》卷六十六

《济阳纲目》卷二十四: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吴茱萸、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上气,不思饮食,小便不利,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熟水,温酒任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四

《玉案》卷四: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沉香1两,莱菔子(淘净,蒸熟,晒干)5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为细丸。

功能主治一切哮症。

用法用量每服8分,白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四

《会约》卷十五: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瞿麦4钱,蒲黄2钱。

功能主治产妇败血闭塞水沟,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会约》卷十五

文堂集验方》卷一:二仙丹

药方名称二仙丹

处方半夏1两,贝母1两(初时用象贝,久嗽用川贝)。

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

功能主治顿嗽,咳嗽接连四五十声者。

用法用量每服1-2钱。小儿减半,频服即效。

摘录文堂集验方》卷一

猜你喜欢

  • 阿魏万灵膏

    药方名称阿魏万灵膏处方真芝麻油2斤4两(浸后药,春5、夏3、秋7、冬10日),当归1两,川芎1两,防风1两,白芷1两,肉桂1两,木鳖仁49粒,蓖麻仁25粒,巴豆仁49粒,穿山甲7大片,槐枝30寸,柳枝

  • 国公酒

    药方名称国公酒处方当归、羌活、怀牛膝(去头)、防风、独活、牡丹皮、广藿香、槟榔、麦冬、陈皮、五加皮、厚朴(姜炙)、红花、天南星(矾水炙)、枸杞子、白芷、白芍、紫草、补骨脂(盐水炙)、青皮(醋炒)、白术

  • 姜橘丸

    《百一》卷八:姜橘丸药方名称姜橘丸处方生姜1斤(去皮,切作片子,青盐1两淹1宿,焙干),甘草1两半(炙),陈皮1两半(去白),青皮(去瓤)3分,缩砂仁3分,木香3分,蓬莪术1两(醋浸1宿)。制法上为细

  • 花丁散

    药方名称花丁散处方紫花地丁1两,蝉蜕1两,贯众1两,丁香2钱,乳香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疔疮毒气入腹,昏闷不食。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下。摘录方出《准绳·疡医》卷二,名见《洞天奥旨》卷十五

  • 安土汤

    药方名称安土汤处方白芍1两,白术1两,柴胡1钱,茯苓3钱,甘草1钱,苍术2钱,神曲2钱,炮姜1钱。功能主治肝气旺盛,肝木g脾土,土气不能伸,而肠中自鸣,终日不已,嗳气吞酸,无有休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

  • 四苓散

    药方名称四苓散处方茯苓(去皮)猪苓(去皮)白术泽泻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渗湿。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泄泻,水肿,尿血。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开水调服。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 淮南五柔丸

    药方名称淮南五柔丸别名五柔丸、五劳丸处方大黄1升(蒸3斗米下),前胡2两,半夏1两,苁蓉1两,芍药1两,茯苓1两,当归1两,葶苈1两,细辛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和合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和荣卫,利

  • 摩腰膏

    药方名称摩腰膏别名摩腰丹(《医学正传》卷四)。处方附子尖 乌头尖 南星各7.5克雄黄3克樟脑丁香干姜吴茱萸各4.5克朱砂3克麝香五粒(大者)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治老人、虚人腰痛,及妇人

  • 二母补中汤

    药方名称二母补中汤处方知母、贝母、人参、白术、黄耆、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功能主治疟疾发作之后,脉细无力者。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和解导水汤

    药方名称和解导水汤处方焦术、茯苓、泽泻、陈皮、腹皮、桑皮、麦冬、紫苏、槟榔、砂仁、木瓜、木香。功能主治风湿两伤,通身水肿轻者。摘录《医学集成》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