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鲜饮

二鲜饮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二鲜饮

药方名称二鲜饮

处方鲜茅根120克(切碎)鲜藕120克(切片)

功能主治主虚劳证,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二药煮汁,常常饮之,旬日中自愈。若大便滑者,茅根宜减半,再用生山药末30克,调入药汁中,煮作茶汤服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蒲辅周医疗经验》:二鲜饮

药方名称二鲜饮

处方芦根90克 鲜竹叶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止渴。主外感热病,肺胃津伤,身热不退,心烦口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若热及血分,见鼻衄者,加鲜茅根60克,酌加童便为引。

备注本方鲜芦根甘寒质轻,上可清肺透熟,中能养胃生津;鲜竹叶既能清心除烦,又可利尿导热外出。合用具有轻宣透热、生津止渴之功。对暑热伤及肺胃的轻证,本方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

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

《衷中参西》上册:二鲜饮

药方名称二鲜饮

处方鲜茅根4两(切碎),鲜藕4两(切片)。

功能主治虚劳证,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煮汁常常饮之。旬日中自愈。

若大便滑者,茅根宜减半。再用生山药细末两许,调入药汁中,煮作茶汤服之。

各家论述茅根善清虚热而不伤脾胃,藕善化瘀血而兼滋新血,合用之为涵养真阴之妙品。且其形皆中空,均能利水。血亦水属,故能引泛滥逆上之血徐徐下行,安其部位也。至于藕以治血证,若取其化瘀血,则红莲者较优;若用以止吐衄,则白莲者胜于红莲者。

临床应用血证:堂兄某,年五旬,得吐血证,延医治疗不效。脉象滑数,摇摇有动象,按之不实,时愚在少年,不敢轻于疏方,因拟此便方,煎汤两大碗,徐徐当茶温饮之,当日即见愈,5-6日后病遂脱然。自言未饮此汤时,心若虚悬无着,既饮后,觉药力所至,若以手按心,使复其位,此其所以愈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槐芩散

    药方名称槐芩散处方炒槐米3两,黄芩2两。制法上炒,研为末。功能主治崩中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霹雳酒调服。摘录《女科切要》卷二

  • 七宝饮

    药方名称七宝饮别名七宝散(《杨氏家藏方》卷三)、七宝汤(《易简方》)、截疟七宝饮(《医学正传》卷二)。处方厚朴(姜汁制)陈皮甘草(炙)草果仁常山(鸡骨者)槟榔青皮各等分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治一切疟疾

  • 寄生饮

    药方名称寄生饮处方桑寄生30克桑根白皮(锉,炒)23克木香15克紫苏茎叶30克 大腹18克制法上五味细锉拌匀。功能主治治妊娠遍身虚肿。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摘录《

  • 陈氏苦参丸

    药方名称陈氏苦参丸处方苦参4两,元参2两,黄连2两,大黄2两,独活2两,枳壳2两,防风2两,黄芩1两,栀仁1两,白菊花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遍身瘙痒,癣疥痈疮。用法用量每服3

  • 干漆汤

    《千金》卷四:干漆汤药方名称干漆汤处方干漆1两,萎蕤1两,芍药1两,细辛1两,甘草1两,附子1两,当归2两,桂心2两,芒消2两,黄芩2两,大黄3两,吴茱萸1升。功能主治月水不通,小腹坚痛不得近。用法用

  • 榴梅散

    药方名称榴梅散处方大石榴1枚,全蝎5个。制法将石榴割顶去子,剜作瓮,入全蝎在内,却以顶盖之,纸筋捶黄泥封裹了,先用微火炙干,渐加大火煅通赤,良久去火,放冷去泥,取其中焦者,细研为散。功能主治小儿风痫。

  • 槐芽散

    药方名称槐芽散别名空心散处方槐芽1两,胡黄连1两,杨梅青1两,龙脑(研)1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青盲。雀目,及内外障眼。用法用量空心散(《普济方》卷八十三)。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 灌耳麝香乳汁

    药方名称灌耳麝香乳汁别名灌耳麝香驴乳汁处方麝香3分(细研),绿矾半两(细研),米醋少许,驴乳汁2合。功能主治蚰蜒入耳。用法用量灌耳麝香驴乳汁(《圣济总录》卷一一五)。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 柴胡生化汤

    药方名称柴胡生化汤处方柴胡(酒炒)1钱,川芎2钱,当归5钱,桃仁13粒,炙甘草5分,炮姜5分,荆芥1钱,酒炒黄芩1钱。功能主治产后郁冒寒多,复汗,身热。用法用量水煎,加酒半盏冲服。摘录《医方简义》卷六

  • 浸酒

    《千金》卷四:浸酒药方名称浸酒别名浸药酒处方大麻子3升,庵(艹闾)子2升,桃仁1升,桂心4两,灶屋(火台)煤4两,土瓜根6两,射干6两,牛膝8两。制法上(口父)咀,以清酒3升,绢袋盛药,浸5宿。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