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痹汤

五痹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痹汤

药方名称五痹汤

处方附子姜黄(洗去灰土)、羌活白术防己,各一两。甘草(微炙)半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邪,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重,水一盏半,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五痹汤

药方名称五痹汤

处方姜黄(洗去灰土)羌活白术防己各30克甘草(微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邪,客留肌肤,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当归鸡血藤汤

    药方名称当归鸡血藤汤处方当归15克 熟地15克 桂圆肉6克白芍9克丹参9克鸡血藤15克功能主治主骨伤患者后期气血虚弱;肿瘤经化疗或放疗期间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摘录《中医伤

  • 加味仙遗粮散

    药方名称加味仙遗粮散处方冷饭团2斤,荆芥两半,防风两半,五加皮两半,白鲜皮两半,木瓜两半,威灵仙两半,当归(酒洗)1两,生地黄(酒洗)1两,白芍药(炒)1两,川芎1两,白茯苓1两,牛膝1两,杜仲(炒,

  • 开胃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郑愈方:开胃散药方名称开胃散处方人参2钱,藿香2钱,黄橘皮2钱,木香1钱,丁香2-7粒,胡椒2-7粒,茯苓钱半,良姜钱半,甘草(炙)3钱,诃子肉2个。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调中平气

  • 参香汤

    《普济方》卷三九三:参香汤药方名称参香汤处方藿香1两,人参半两,茯苓半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丁皮半两,青皮半两,甘草(炙)1两。功能主治理呕吐,消寒痰。主小儿脾胃不和。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钱

  • 妇女调经膏

    药方名称妇女调经膏处方益母草1两,延胡索1两,穿山甲1两,香附2两,南红花1两,巴豆1两5钱,川芎1两,丹皮5钱,柴胡2两,生地3两,干姜1两,苍术1两,吴茱萸1两,透骨草1两,木香5钱,荆芥2两,小

  • 理中圆

    药方名称理中圆处方白术、干姜(炮)、人参、甘草,各二十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每一两作一十圆。功能主治理中焦不和,脾胃宿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

  • 咳喘止血汤

    药方名称咳喘止血汤处方生地25克,功劳叶25克,仙鹤草25克,百部草25克,白芨15克,百合50克,天冬25克,沙参20克,煅花蕊石20克,秋石10克,三七粉7.5克(分3次冲服)。功能主治养阴清肺宁

  • 大补肾气丸

    药方名称大补肾气丸处方五味子(炒)1两,黄柏(酒炒)1两,知母(去皮,酒拌,捣膏)1两,龟版(童便炙)2两,熟地黄2两(用生者,酒拌,铜锅内蒸半日,捣膏)。制法上为细末,入2膏,加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八味带下方

    药方名称八味带下方处方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功能主治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兼用坐药。摘录《汉药神效方》

  • 加减葛根汤

    《医学集成》卷三:加减葛根汤药方名称加减葛根汤处方葛根、荆芥、防风、羌活、柴胡、前胡、大力、沙参、白芍、桔梗、甘草。功能主治麻疹初起,时令时暖时寒。摘录《医学集成》卷三《疫痧草》:加减葛根汤药方名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