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三拗汤

加减三拗汤

《朱氏集验方》卷五引梁国佐方:加减三拗汤

药方名称加减三拗汤

处方麻黄半钱(不去节,沸汤洗,焙干,去毛),杏仁(不去皮)2钱,苦梗2钱,甘草(生)半钱,旋覆花(去蒂)半钱。

功能主治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大钱,水1盏,加生姜1片,五味子数粒,竹叶1片,不可多,糯米数粒,煎至半盏,分作2次,食后温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引梁国佐方

《准绳·幼科》卷九:加减三拗汤

药方名称加减三拗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3钱,(水煮,去沫,焙干),桂枝2钱,杏仁7个(去皮尖,炒黄,另研如膏),甘草(炙)1钱。

制法上为粗末,入杏膏拌匀。

功能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头疼,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6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无时。以汗出为度。

注意自汗者不宜服之。

摘录《准绳·幼科》卷九

医学入门》卷七:加减三拗汤

药方名称加减三拗汤

处方麻黄1钱,杏仁7分,桑白皮7分,甘草5分,苏子3分,前胡3分。

功能主治风寒喘。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痰盛,加南星、半夏;烦喘,加石膏;火喘,口干,加黄芩瓜蒌仁、薄荷;寒喘,加细半、肉桂;气喘,加兜铃、乌梅;气短而喘,去麻黄,加人参茯苓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猜你喜欢

  • 滋筋养血汤

    药方名称滋筋养血汤处方川当归3克 熟地黄4.5克白芍药4.5克川芎2.2克人参2.4克五味子9粒麦门冬(去心)3克黄柏3克知母1.5克牛膝(酒浸)3克杜仲(酒炒)3克苍术3克薏苡仁3克防风1.8克羌活

  • 茱萸内消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茱萸内消圆药方名称茱萸内消圆处方吴茱萸(汤洗七次.焙)、陈皮(去白)、川楝(蒸.去皮.核)、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马蔺花(醋炙)、青皮(去白)、山药(焙)、茴香(

  • 麻痘风搐方

    药方名称麻痘风搐方处方人参、羌活、防风、僵蚕(醋炒)、南星(姜制)、白附子(姜制)、甘草(炙)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疮欲出,身热烦躁,忽发惊搐。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水煎服。其搐立止。摘录《医学纲目》卷三

  • 和安散

    药方名称和安散处方木香、当归、川芎、北前胡、柴胡、青皮、北梗、甘草(炙)、半赤色茯苓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上盛下泄。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大枣,水煎,不饥饱服。摘录《直指小儿》

  • 开胃填精汤

    药方名称开胃填精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熟地1两,麦冬3钱,山茱萸3钱,北五味1钱,巴戟天1两,茯苓3钱,肉豆蔻1枚。功能主治开胃气,进饮食,生精神。主入房纵欲,不知保涩,以致形体瘦削,面色痿黄,两

  • 归养心脾汤

    药方名称归养心脾汤处方人参黄耆白术芡实北五味甘草熟地 枣仁茯神当归身山药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固精。治脾肾两虚,梦遗滑精。用法用量水煎服。遗甚,加萸肉、莲须;思虑过度,加莲肉;不禁,加石莲、金樱膏;足

  • 济阴至宝汤

    药方名称济阴至宝汤别名济阴至宝丹(《寿世保元》卷七)。处方当归(酒洗)3克白芍(酒炒)2.5克 白茯苓(去皮)2.5克白术(去芦)3克陈皮2.5克知母(生用)2.5克 贝母2.5克(去心)香附(便制)

  • 益肾坚骨汤

    药方名称益肾坚骨汤处方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2克,枸杞子12克,干地黄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功能主治益

  • 国公酒

    药方名称国公酒处方当归、羌活、怀牛膝(去头)、防风、独活、牡丹皮、广藿香、槟榔、麦冬、陈皮、五加皮、厚朴(姜炙)、红花、天南星(矾水炙)、枸杞子、白芷、白芍、紫草、补骨脂(盐水炙)、青皮(醋炒)、白术

  • 护产汤

    药方名称护产汤处方人参、茯苓、附子(制)、白术(蜜炙)、当归、熟地黄、山茱萸、麦冬(去心)、牛膝。功能主治产后半月后将至满月,少阴感寒邪,而在内之真阳逼越于上焦,上假热而下真寒,少阴证3-4日至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