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厚朴大黄汤

厚朴大黄汤

金匮要略》卷中:厚朴大黄汤

药方名称厚朴大黄汤

别名枳朴大黄汤(《赤水玄珠》卷四)。

处方厚朴15克大黄18克枳实9克

功能主治治支饮胸满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厚朴大黄汤

药方名称厚朴大黄汤

别名枳朴大黄

处方厚朴1尺,大黄6两,枳实4枚。

功能主治支饮胸满。腹痛,脉数,应下之症。

用法用量枳朴大黄汤(《赤水玄珠》卷四)。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衍义》:凡仲景方,多一味,减一药,与分两之更重轻,则异其名,异其治,有如转丸者。若此三味,加芒消则谓之大承气,治内热腹实满之甚;无芒消,则谓之小承气,治内热之微甚;厚朴多,则谓之厚朴三物汤,治热痛而闭。今三味以大黄多,名厚朴大黄汤,而治是证。上三药皆治实热而用之。

2.《千金方衍义》:此即小承气汤,以大黄多,遂名厚朴大黄汤;若厚朴多,即名厚朴三物汤。此支饮胸满,必缘其人素多湿热,浊饮上逆所致,故用荡涤中焦药治之。

3.《金匮要略心典》:胸满疑作腹满。支饮多胸满,此何以独用下法?厚朴大黄与小承气同,设非腹中痛而闭者,未可以此轻试也。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黄地膏

    药方名称黄地膏处方郁金(皂荚水煮干,焙切)5钱,绿豆粉5钱,炙甘草1钱,马牙消1钱。制法上为细末,以生地汁对蜜煎成膏为丸。功能主治胎毒鹅白痰盛。用法用量用时磨浓汁,鹅翎扫入口内。摘录《鸡鸣录》

  • 荆防排毒汤加减

    药方名称荆防排毒汤加减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功能主治辛温解表。主外感风寒。

  • 苍戟丸

    药方名称苍戟丸处方大戟2两,苍术2两,沉香5钱。制法陈米糊为丸。功能主治行水燥脾。主水肿。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一法用陈大麦卡复煎,为末。每服2钱,酒下。摘录《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 疏风通闭丸

    药方名称疏风通闭丸处方归身90克川芎21克白芍15克葛根9克秦艽15克 丹皮60克 生地90克赤芍15克天麻9克丹参60克茯神45克泽兰120克制法上药煎汤,和蜜为丸,辰砂为衣,每丸重6克。功能主治养

  • 抽薪散

    《古今医鉴》卷十二:抽薪散药方名称抽薪散处方熟地4钱,当归4钱,干姜(炒黑)1钱。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产后血虚发热。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医钞类编》:此以干姜之苦温为从治,收其净散之热,使归依于

  • 安魂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安魂汤药方名称安魂汤处方龙眼肉18克酸枣仁(炒捣)12克 生龙骨(捣末)15克 生牡蛎(捣末)15克 清半夏9克茯苓片9克 生赭石(轧细)12克功能主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

  • 麻仁圆

    药方名称麻仁圆处方枳壳(去瓤.麸炒)、白槟榔(煨半生)、菟丝子(酒浸.别末)、山蓣、防风(去叉.枝)、山茱萸、车前子、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木香、羌活,各一两;郁李仁(去皮.别研)、大黄(半蒸半生

  • 克痞丸

    《袖珍方》卷广:克痞丸药方名称克痞丸处方丁香藿香官桂茯苓(去皮)甘草小茴香各15克干姜45克桔梗7.5克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中化饮,行气消痞。治脾胃虚寒,痰饮不化,胸膈痞闷,

  • 风热散

    药方名称风热散处方川芎白芷石膏(煅)荆芥穗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散风清热。主治风热头痛。用法用量每服3克,白开水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二

  • 防风苍术汤

    《杏苑》卷四:防风苍术汤药方名称防风苍术汤处方麻黄8分,防风1钱,苍术2钱,白术3钱。功能主治散风邪,健脾疏壅。主风壅肝木,损伤脾土,不能输布水湿,飧泄身热,脉弦腰重,微汗头疼。用法用量水煎熟,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