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柴胡加萎蕤知母汤

大柴胡加萎蕤知母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加萎蕤知母汤

处方柴胡半斤,黄芩3两,芍药3两,半夏半升,生姜5两,大黄1两,甘草1两,人参3两,萎蕤2两,知母2两。

功能主治伤寒7-8日不解,默默心烦,腹中有干粪,谵语。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服1升,1日3次。取下为效。

摘录《千金》卷九

猜你喜欢

  • 巴戟天丸

    《医统》卷五十:巴戟天丸药方名称巴戟天丸处方巴戟天(去心)半两,石菖蒲1两,地骨皮1两,白茯苓(为末作糊)1两,远志(制)1两,白茯神1两,人参3钱。制法上为末,粘米粉同茯苓末作糊,以菖蒲汤调为丸,如

  • 橘香汤

    《杏苑》卷八:橘香汤药方名称橘香汤处方橘皮1钱,枳壳8分,川芎5分,槐花5分,桃仁5分,紫苏5分,香附5分,槟榔4分,木香4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气痔,遇气即发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枣

  • 消痔丸

    药方名称消痔丸处方生地120克(水洗)片芩45克金银花枳壳(麸炒)秦艽各30克防风大黄(九制)当归苍术(米泔浸,炒)地龙槐花(炒)赤芍各60克制法研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疏风。治痔疮痔漏

  • 防风导赤散

    《医林纂要》卷九:防风导赤散药方名称防风导赤散处方生地黄、木通、防风、甘草、黄苓、赤芍、羌活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初见惊搐之证,而热尚浅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竹叶3片、灯草3茎,水煎服。热不甚者,去黄

  • 银翘散加减方

    药方名称银翘散加减方处方银花12克,连翘12克,桔梗9克,薄荷3克,荆芥6克,公英12克,竹叶9克,炙桑皮9克,甘草5克,芦根15克,桑叶12克,菊花9克,木通3克,黄芩9克,胆草6克。功能主治疏风清

  • 荷叶藁本汤

    药方名称荷叶藁本汤处方干荷叶4张,藁本1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脚胫生疮,浸淫腿膝,脓汁淋漓,热痹痛痒。用法用量以水2斗,煎成5升,去滓,温暖得所,淋渫。摘录《三因》卷三

  • 止泻丸

    药方名称止泻丸处方云苓60克薄荷12克陈仓米120克 苏梗12克藿香12克防风12克 烟灰30克制法生晒研末,将灰入水研化,再加水,以陈仓米粉煮粥,入药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泄泻。用法用量用朱砂

  • 含化萝卜子丸

    药方名称含化萝卜子丸处方萝卜干1两(微炒),冬瓜子仁半两(微炒),栝蒌子仁半两,诃黎勒皮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五味子半两,皂荚子仁半两(微炒),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细末,

  • 桂附杜仲汤

    药方名称桂附杜仲汤处方肉桂3钱,附子3-4钱(急则用生附子),杜仲2钱。功能主治真寒腰痛,六脉弦紧,口舌青,阴囊缩,身战栗。用法用量热服。如上焦假热拒格,冷服。如膝冷而痛,加川牛膝2-3钱;如兼湿者,

  • 巴豆油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巴豆油膏药方名称巴豆油膏处方巴豆4克蛇床子4克大黄4克 海桐皮4克羊蹄根4克 胡麻油10毫升 凡土林20克制法前五味药,共研为细末,再以麻油、凡士林调膏。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