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楝汤

川楝汤

万病回春》卷五:川楝汤

药方名称川楝汤

处方川楝子(去核)6克,酒炒小茴香6克,酒炒破故纸6克,青盐6克,煨三棱6克,酒蒸山萸肉6克,煨莪术6克,通草6克,橘核6克,荔枝核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暖肝通络,软坚消肿。主肝气郁滞。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竹林女科》卷一:川楝汤

药方名称川楝汤

处方川楝子(炒)1钱,大茴1钱,小茴1钱,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蜜炙),乌药(炒)8分,槟榔8分,乳香(去油)8分,玄胡索8分,木香5分,麻黄6分。

功能主治经来有两条筋从阴吊至两乳,痛不可忍,身上发热。

用法用量生姜3片,葱1根,水煎服。

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回春》卷五:川楝汤

药方名称川楝汤

处方川楝子(去核)、小茴香(酒炒)、破故纸(酒炒)、青盐、三棱(煨)、山茱萸(酒蒸,去核)、莪术(煨)、通草橘核荔枝核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一切疝气。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收功,加马蔺花、苍术;如夏、秋之月,暑入膀胱,疝气作痛,加黄连香薷扁豆木通滑石车前子。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诸葛解甲风

    药方名称诸葛解甲风别名发汗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处方麻黄(去根、节)250克绿豆(连皮)300克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治夏月感冒。用法用量壮者每服4.5克,次者3克,十岁以下用1.5~1.

  • 感冒清热颗粒

    药方名称感冒清热颗粒处方荆芥穗200g薄荷60g防风100g柴胡100g紫苏叶60g葛根100g桔梗60g 苦杏仁80g白芷60g 苦地丁200g芦根160g性状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为棕褐色

  • 五味沙棘散

    药方名称五味沙棘散处方沙棘膏180g木香150g 白葡萄干120g甘草90g栀子6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深棕色的粉末;气香,味酸、甘而苦、涩。炮制以上五味,除沙棘膏、白葡萄干外,其余木香等三味粉

  • 桃仁桂心汤

    药方名称桃仁桂心汤处方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桂心庵闾子各30克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荷叶蒂21枚。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治打损瘀血在脏,攻心烦闷。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5

  • 加味三星汤

    《洞天奥旨》卷五:加味三星汤药方名称加味三星汤处方金银花2两,蒲公英1两,生甘草3钱,玄参1两。功能主治阳疽。用法用量水数碗,煎8分服。摘录《洞天奥旨》卷五《增订治疔汇要》卷下:加味三星汤药方名称加味

  • 疮疖消肿膏

    药方名称疮疖消肿膏处方白芷独活大黄地丁草各占3.6%天花粉占5.7%川乌南星苍术松节油各占1.4%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肿,止痛。主疮疖及乳痈初起,红肿热痛。用法用量用凡土林(占74.3%)制成软膏。涂

  • 七鲜育阴汤

    药方名称七鲜育阴汤处方鲜生地15克 鲜石斛12克 鲜茅根15克 鲜稻穗2支 鲜鸭梨汁 鲜蔗汁各2瓤(冲)鲜枇杷叶(去毛,炒香)9克功能主治治伏号后期,阴伤未复者。用法用量前四味与枇杷叶水煎,去滓,冲入

  • 茅煎汤

    药方名称茅煎汤处方柴胡(去苗,净洗,焙干)1两,甘草1分。功能主治小儿黄疸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白茅根少许,同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 分消泄浊丸

    药方名称分消泄浊丸处方大黄(晒)1两,西珀1钱。制法鸡子清为丸。功能主治茎痛并下疳。用法用量匀作3天服,火酒送下。摘录《青囊秘传》

  • 利积丸

    药方名称利积丸处方黄连4两,天水末8两,当归2两,乳香1两,萝卜子(炒)4两,巴豆1两(去油,同黄连一处炒)。制法上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滞内阻,下痢赤白,腹满胀痛里急,上渴引饮,小水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