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建脾散

建脾散

证治准绳·幼科》卷七:建脾散

药方名称建脾散

处方茯苓(去皮)人参各30克厚朴90克(用姜汁炙)苍术(米泔浸一宿)120克 陈橘皮(去白)150克甘草60克(半生半熟)草果子(去皮)60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虚弱,湿滞中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七

《鸡峰》卷十二:建脾散

药方名称建脾散

处方厚朴1斤,大枣1斤,生姜1斤,半夏(汤洗,以上4味同捣匀,炒黄干)4两,甘草4两,黄橘皮2两,白术2两,肉豆蔻1两,神曲2两,人参2两,藿香叶2两,缩砂仁2两,良姜2两,丁香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俱虚,久积冷气,心腹胀闷,里急刺痛,痰逆恶心吞酸,可食,倦怠少力,肠鸣滑泄,肢体羸瘦,及大病之后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热服。

摘录《鸡峰》卷十二

《准绳·幼科》卷七:建脾散

药方名称建脾散

处方茯苓(去皮)1两,人参1两,厚朴3两(姜汁炙),苍术(米泔浸宿)4两,陈橘皮(去白)5两,甘草2两(半生半熟),草果子(去皮)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胃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大枣,同煎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七

奇效良方》卷十:建脾散

药方名称建脾散

处方诃黎勒皮1两,白术1两,麦糵(炒令微黄)1两,人参1两,神曲(炒)半两,甘草(炙)半两,枳壳(麸炒)半两,大腹皮半两,干姜2分(炮)。

功能主治伤寒,脾胃虚弱,不欲饮食,纵食不能消化。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

杨氏家藏方》卷六:建脾散

药方名称建脾散

处方橘皮(去白)7两,高良姜5两(炒),干姜3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心腹疼痛,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同煎至8分,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猜你喜欢

  • 甘遂通结汤

    药方名称甘遂通结汤处方甘遂末0.6-1g(冲服),桃仁9g,木香9g,生牛膝9g,川朴15g,赤芍15g,大黄10-24g。功能主治行气活血,逐水通下。主肠梗阻较重,腹胀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肠腔

  • 肉苁蓉丸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八:肉苁蓉丸药方名称肉苁蓉丸处方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令千)菟丝子(酒浸三日,晒干,别捣为末)薯蓣牛膝(去苗)巴戟杜仲(去粗皮,炙微黄)续断白茯苓枸杞子五味子蛇床子山

  • 丁香平气丸

    药方名称丁香平气丸处方肉桂5两(去粗皮),丁香3两,人参(去芦头)1两半,肉豆蔻(面裹,煨熟)1两半,青橘皮(去白)1两半,陈橘皮(去白)1两半,白茯苓2两(去皮),缩砂仁2两,白豆蔻仁3两,桔梗(去

  • 缓和剂

    药方名称缓和剂处方蜀葵根5钱,亚麻仁4钱,小麦蒸饼(干者)10钱。制法上为末,混和,温汤为糊,摊纸上。功能主治硬睑硬睛。用法用量贴于顽固之部。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 加味芩连四物汤

    药方名称加味芩连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加黄芩(酒炒黑)、黄连(酒炒黑)、地榆、阿胶、荆芥穗(微炒)、升麻(蜜制)、棕榈皮灰。功能主治产后大便出血。摘录《金鉴》卷四十八

  • 款气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款气汤药方名称款气汤处方牵牛子(炒熟)1两,马兜铃1两,木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心腹气胀,喘粗不下食。小儿疳气食积。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

  • 鸡距丸

    药方名称鸡距丸处方干姜3分,蕤仁30枚,鸡舌香10枚,黄连2铢,胡粉4铢,矾石5铢(熬)。制法上为末,以枣膏为丸,如鸡距大。功能主治眼白翳,泪出。用法用量注眼大眦,每日2次。注意忌猪肉。摘录《外台》卷

  • 延寿丹

    《丹溪心法》卷三:延寿丹药方名称延寿丹处方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山药巴戟各60克赤石脂车前子 菖蒲柏子仁泽泻川椒(去目,炒)熟地黄生地黄枸杞茯苓覆盆子各30克牛膝(酒浸)杜仲(炒)菟丝子(酒浸)苁

  • 六胜七应丸

    药方名称六胜七应丸处方骨碎补(炒去毛)4两,破故纸(盐水拌炒)4两,沙苑蒺藜(盐水拌炒)4两,白蒺藜(炒,去刺)4两,青盐1两,黑豆8两(圆小坚实者,炒熟)。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3钱重。功能主治壮

  • 分清饮

    《直指》卷十:分清饮药方名称分清饮别名分清散、萆薢分清饮处方益智仁1两(醋浸),川萆薢1两,石菖蒲(去毛)1两,天台乌药1两,白茯苓1两,甘草4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思虑过度,清浊相干,小便白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