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

医学启源》卷下:当归拈痛汤

药方名称当归拈痛汤

别名拈痛汤、当归止痛汤

处方羌活半两,防风3钱,升麻1钱,葛根2钱,白术1钱,苍术3钱,当归身3钱,人参2钱,甘草5钱,苦参(酒浸)2钱,黄芩1钱(炒),知母3钱(酒洗),茵陈5钱(酒炒),猪芩3钱,泽泻3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拈痛汤(《兰室秘藏》卷中)、当归止痛汤(《便览》卷一)。《便览》有茯苓

各家论述《经》云:湿淫于内,治以苦温。羌活苦辛,透关利节而胜湿;防风甘辛,温散经络中留湿,故以为君。水性润下,升麻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阳中之阳,引而上行,以苦发之也。白术苦甘温,和中除湿;苍术体轻浮,气力雄壮,能去皮肤腠理之湿,故以为巨。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身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人参甘草甘温,补脾养正气,使苦药不能伤胃。仲景云:湿热相合,肢节烦痛,苦参黄芩知母茵陈者,乃苦以泄之也。凡酒制药,以为因用。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猪苓甘温平,泽泻咸平,淡以渗之,又能导其留饮,故以为佐。气味相合,上下分消,其湿气得以宣通矣。

摘录医学启源》卷下

《医略六书》卷二十四:当归拈痛汤

药方名称当归拈痛汤

处方当归3钱,羌活1钱半,苍术1钱半(炒),防风1钱半,白术1钱半(炒),黄芩1钱半(酒炒),泽泻1钱半,黄柏1钱半(酒炒),猪苓1钱半。

功能主治湿热脚气,表邪不解,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湿热不化、经气不得流行,故发热身痛,足胫肿痛,为湿热脚气,表邪不解焉。羌活散邪于表,黄芩清热于里,苍术操湿强脾气,白术燥湿健脾元,防风疏腠理以散风,黄柏清湿热以存阴,泽泻泻膀胱之湿,猪苓利三焦之湿,当归养血以舒筋脉也。水煎温服,使表邪解散,则湿热顿消,而经气流行,营血灌溉,安有发热身痛脚气之患乎?此强中分解之剂,为湿热脚气表不解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四

医门补要》:当归拈痛汤

药方名称当归拈痛汤

处方苦参(炒)、海南子、当归茵陈独活木通防已、川柏(炒)、苏叶、苍术知母木瓜

功能主治湿脚气。

摘录医门补要

猜你喜欢

  • 大苍散

    药方名称大苍散处方苍术(大者)。制法切作两片,于中穴1孔,入盐实之,湿纸裹,烧存性,取出研细。功能主治牙床风肿。用法用量以此揩之。去风涎即愈,以盐汤漱口。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九

  • 柏子养心丸

    《中国药典》:柏子养心丸药方名称柏子养心丸处方柏子仁25g党参25g 炙黄芪100g川芎100g当归100g茯苓200g远志(制)25g酸枣仁25g肉桂25g五味子(蒸)25g半夏曲100g 炙甘草1

  • 当归红花饮

    药方名称当归红花饮处方当归(酒炒)、红花、葛根、连翘、牛蒡子、甘草(1书有升麻,1书有生白芍、桔梗)。功能主治麻已出而复收。摘录《麻科活人》卷二

  • 良姜拈痛散

    《仁斋直指》卷六:良姜拈痛散药方名称良姜拈痛散处方良姜(切作大片,先用吴茱萸慢火炒,少顷,次入东畔当日壁土,须无雨处者,同炒;次以米醋、酒同炒至茱萸黑色)制法上只用良姜为末。功能主治治脾疼。用法用量每

  • 连翘归尾煎

    药方名称连翘归尾煎处方连翘21~24克 归尾9克甘草3克金银花红藤各1.2~15克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治阳分痈毒,或在脏腑、肺膈、胸乳之间者。用法用量用好酒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服。服后暖卧片时。邪

  • 黄香饼

    药方名称黄香饼处方黄柏1两,郁金半两,乳香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卷毛疮,在头中,初生如葡萄,痛不止。用法用量用槐花水调作饼。于疮口贴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 竹沥导痰丸

    药方名称竹沥导痰丸处方橘红500克 白茯苓120克半夏曲(炒)240克枳壳(麸炒)240克黄芩(酒洗)240克 生甘草120克 萝卜子(炒)120克天花粉150克桔梗120克当归(酒洗)120克竹沥3

  • 全鳖丸

    药方名称全鳖丸处方知母贝母(去心)杏仁(浸,去皮)各22.5克柴胡60克川芎30克当归明阿胶(炒酥)各15克制法上药粗切,入厚瓷器中,用中等活鳖一个,生宰去头,以鳖肉连血并药,用醇酒2.5升,同漫一宿

  • 益母膏

    药方名称益母膏别名益母草膏(《赤水玄珠》卷二十)、还魂丹(《惠直堂经验方》)处方益母草(端午日或小暑日俱可收采)制法上药不限多少,连根、茎、叶洗净,用大石臼石杵捣烂,以布滤取浓汁,入砂锅内,文武火熬成

  • 沙参黄芩汤

    药方名称沙参黄芩汤处方南沙参15克,黄芩10克,麦冬15克,茜草炭15克,槐花炭15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邪热郁蒸,木火上犯刑金。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邢鹂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