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必胜散

必胜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地黄小蓟(并根用)、人参蒲黄(微炒)、当归(去芦)、川芎乌梅(去核),各一两。

炮制上件药捣,罗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血妄流溢,吐血、衄血、呕血、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熟干地黄小蓟(并根用)人参蒲黄(微炒)当归(去芦)芎藭乌梅(去核)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粗散。

功能主治益气养荣,凉血止血。主吐血、衄血、呕血、咯血属于气血两亏,血分有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重订严氏济生方》: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蒲黄(略炒)螺儿清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齿衄。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患处,少待,用温盐水漱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烟霞圣效方》: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雄黄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偏正头痛。

用法用量上二味,分别研为细末,含水嗜之。立效。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烟霞圣效方》

外科正宗》卷四: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大黄槟榔白牵牛各3克粉霜4.5克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大麻风,血热秘结,脏腑不通。

用法用量年壮者,作五服,中年久虚者,作七服,用生姜120克捣汁,赤砂糖9克,加水300毫升,三味和匀,临睡时腹中稍空,顿温,通口服之即睡。至三更遍身麻木如针刺,头目齿缝俱痛,此药寻病之功已达,行出大小二便,或青、白、黑、黄,又或红虫之类,此乃病根也。一月服药三次渐痊,眉发俱生,肌肤如旧。齿缝有血,宜用贯众黄连各9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冰片少许,每日陆续漱之,其血自止。

备注《张氏医通)卷十四所载必胜散,较《外科正宗》方多皂角刺,生炙甘草。"治疠风恶疾,营卫俱病,上下齐发。"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张氏医通》卷十四: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槟榔5钱,皂角刺(炒)5钱,大黄(酒煨)1两,白牵牛(生,取头末)6钱(以一半炒),甘草(生、炙)各1钱,轻粉2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疠风恶疾,营卫俱病,上下齐发。

用法用量壮年者分5服,中年者分7服。每服入黑糖或白蜜2匙,姜汁5匙调服。临卧时腹中稍空,姜汤送下。至三更,遍身麻木如针刺,头目齿缝俱痛。此药寻病根,重者,7日行1次,稍轻者,10日半月行1次,以3-5遍为度。病退后,眉发渐生,肌肉如故。如齿缝中有血,以黄连贯众汤漱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白术4两,甘草(炙)4两,五味子(微炒)4两,干姜(炮)3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气虚弱,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加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济生续方》卷五: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蒲黄(略炒)、螺儿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齿衄。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患处,少待,用温盐水漱之。

摘录《济生续方》卷五

《局方》卷八: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小蓟(并根用)1两,人参1两,蒲黄(微炒)1两,当归(去芦)1两,芎藭1两,乌梅(去核)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血妄流溢,吐血、衄血、呕血、咯血;妇人下血过多,致发虚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八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天南星(炮)1分,轻粉(研)1分,甘遂1分,全蝎(炒)1分,巴豆(去皮心膜出油)7粒,丹砂(研)1钱,麝香(研)半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要吐泻,酒调下;取涎,薄荷汤调下。未周晬儿减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芎、归、芍、生地、熟地、阿胶前胡甘草天冬麦冬陈皮黄耆白术茯苓、刺蓟、马勃、醉芩。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主妊娠吐血衄血者,皆由平日忧思惊恐伤于肝脾,结于经络,久则气逆以致经血妄行,口出曰吐,鼻出曰衄。心胸烦满,甚或喘急,胎气上逼则难治。

各家论述古人云:胎前见血,十不活一,此甚言经血之不可伤也。夫血以养胎,胎藉血长,一有渗漏,胎元必伤,妄行过甚,孕妇有损,吐衄,从口鼻而出血,热极矣。清热凉血,胎或可安。芎、归、胶、芍、二冬、二地所以清血分之热,可养血固胎;醉芩、刺蓟、马勃专除血中之伏火;黄耆、术、芩、陈、甘补阳以生阴之道。微嫌川芎辛散上行,宜慎之。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杨氏家藏方》卷二: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别名必效散

处方附子1枚(端正重8钱者,生,去皮脐,切为4段,生姜自然汁1大盏,浸1宿,慢火炙干,再于生姜汁内蘸,再炙再蘸,渗尽姜汁为度),高良姜附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寒客搏阳经,偏正头痛不可忍,及阳虚头痛,连绵不愈。

用法用量必效散(《易简方》)。

注意忌热物少时。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蟾酥1钱,轻粉(别研)1钱,淀粉1钱,人中白1钱,麝香1字(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牙疳,齿断蚀烂,口臭出血。

用法用量临卧盐汤漱口了,贴药末在患处,用薄纸盖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普济方》卷三四四: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马勃

制法以生布擦为末。

功能主治妊娠吐血、衄血。亦治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浓米饮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四

活幼心书》卷下:必胜散

药方名称必胜散

处方白芷不拘多少。

制法上锉,晒或焙,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大人病中闻饮食药气,即恶心干呕,不能疗者。

用法用量抄1字及半钱于舌上,令其自化,或用掌心盛之,以舌舐咽。儿小者,温净汤浓调,少与含化,并不拘时候。至6-7次即效。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猜你喜欢

  • 马剥平胃散

    药方名称马剥平胃散处方马剥儿(烧存性)。功能主治膈噎。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枣肉平胃散2钱,温酒调下。食即可下,然后随病源调理。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六

  • 槐荚子丸

    药方名称槐荚子丸处方槐荚子(麸炒)2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威灵仙(去土)1两,干姜(炮)半两,白矾(烧令汁尽)半两,熟干地黄(焙)1两,连翘1两,当归(切,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

  • 家秘保和散

    《伤寒大白》卷四:家秘保和散药方名称家秘保和散处方半夏、厚朴、枳壳、香附、楂肉、莱菔子、麦芽、川连、豆蔻、石菖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夹食伤寒,痰涎食重,胶固胃中,胸满寒热。用法用量白汤泡服;或煎汤

  • 陈艾汤

    药方名称陈艾汤处方茯苓2两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盗汗,只自心头出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浓煎艾汤调下。摘录《得效》卷八

  • 黄雌鸡汤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黄雌鸡汤药方名称黄雌鸡汤处方小黄雌鸡1只(去头、足、翅、羽、肠胃,洗,切)当归15克(锉,微炒)白术15克 熟干地黄15克 桂心15克黄耆15克(锉)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腹痛。

  • 留线汤

    药方名称留线汤处方熟地5钱,款冬花1钱,山茱萸2钱,麦冬5钱,地骨皮5钱,贝母1钱,苏子1钱,山药3钱,芡实3钱,百部3分。功能主治肾水涸,劳损弱怯,喘嗽不宁,渐渐瘖哑,气息低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加参生化汤

    《宁坤秘籍》卷中:加参生化汤药方名称加参生化汤处方人参3钱,桃仁10粒,麻黄根1钱,枣仁1钱(炒),浮麦1撮。功能主治产后汗出气短。用法用量渴,加麦冬1钱,五味子10粒;嗽,加杏仁10粒,桔梗5分;痰

  • 加减流气饮

    《保命歌括》卷二十六:加减流气饮药方名称加减流气饮处方陈皮、青皮、紫苏(茎叶)、厚朴(制)、木通、香附子(醋制)、甘草(炙)、大腹皮、草果仁、肉桂、藿香叶、白术、木瓜、茯苓、白芷、半夏、枳壳各等分。功

  • 斑龙脑珠丸

    药方名称斑龙脑珠丸处方鹿角霜1斤,鹿角膏4两(用酒溶开),山药半斤,熟地黄4两,柏子仁4两,白茯苓4两,菟丝子4两,破故纸4两,杜仲4两,肉苁蓉2两,远志1两。制法上为末,入鹿角胶和匀为丸;如干燥难丸

  • 安胃白术散

    药方名称安胃白术散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藿香1两,厚朴1两,半夏1两,甘草1两,黄橘皮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胃气虚,胸膈膨闷,心腹胀满,呕逆恶心,噫气吞酸,口淡无味,四肢倦怠,全不思食。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