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服菊方

服菊方

药方名称服菊方

处方菊(春3月采苗,夏3月采茎,秋3月采花,10月采实,11月、12月采根)。

制法皆令阴干百日,各令2分治,合下筛,春,加实1分,苗2分;夏,加茎3分,根2分;秋,加实1分,花2分;冬,加花3分,根2分,用白松脂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百病,聪耳明目,轻身益气,颜色泽好,气力百倍,白发复黑,齿落复生。主

用法用量每服7丸,1日3次,饭后服。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六引《大清经》

猜你喜欢

  • 丁泥散

    药方名称丁泥散处方孩儿茶1钱半,珍珠(煅)5分,乳香2分,没药2分,冰片1分,丝线(烧灰存性)7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阴疮。用法用量先用槐枝、葱白、盐、甘草共熬汤淋洗干净,候干,掺此药,约厚1文钱,

  • 甘草粉蜜汤

    《金匮要略》卷中:甘草粉蜜汤药方名称甘草粉蜜汤处方甘草6克 粉3克 蜜12克功能主治治蛔虫病。吐涎,腹痛,发作有时,服毒性杀虫药,腹痛不能止者。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600毫升,先煮甘草取400毫升,去

  • 调气益黄散

    药方名称调气益黄散处方金头赤足蜈蚣1条(酒浸炙),蝎尾4个,白僵蚕(炒)7个,炒瞿麦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脐风,噤口,撮口。用法用量每用1字,以鹅翎管吹入鼻中,喷嚏、啼哭则可治,仍用薄荷煎汤调1字

  • 解腥丹

    药方名称解腥丹处方甘草6克桔梗6克麦冬15克 桑白皮9克 枯芩3克天门冬9克 生地9克 贝母1.5克 丹皮9克功能主治清心泻肺,利咽解腥。治心火熏肺,咽喉腥臭而痛,唾涕稠粘,口舌干燥。用法用量水煎服。

  • 鹿茸活血丹

    药方名称鹿茸活血丹处方紫草4两,鹿茸1钱,山甲1钱半,麝香5分。制法上为末。将紫草用水五碗熬成膏,去滓,入末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痘不起,及小儿痘形隐隐。用法用量每服10丸。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 聪耳达郁汤

    药方名称聪耳达郁汤处方冬桑叶2钱,夏枯草2钱,鲜竹茹2钱,焦山栀2钱,碧玉散2钱,鲜生地2钱,女贞子3钱,生甘草4分,鲜石菖蒲汁4匙(冲)。功能主治清肃余热。主黄耳伤寒。火清毒解,尚觉耳鸣时闭者。摘录

  • 覆杯汤

    药方名称覆杯汤处方麻黄4两(去节),甘草(炙)2两,干姜2两,桂心2两,贝母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上气。呼吸牵绳,肩息欲死。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分2次服。注意忌海藻、生菜、菘菜。临床应用上气

  • 知柏地黄丸加减

    药方名称知柏地黄丸加减处方炒黄柏6克,炒知母6克,炒丹皮6克,熟地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山药30克,冬瓜皮3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滋阴补肾,降火消斑。

  • 豆蔻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豆蔻散药方名称豆蔻散处方肉豆蔻(去壳,炮)5枚甘草(炙,锉)30克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45克制法上三味药,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温中燥湿。主脾胃伤湿,濡泻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克,

  • 补胃汤

    《千金》卷十六:补胃汤药方名称补胃汤别名补胃煮散处方防风2两,柏子仁2两,细辛2两,桂心2两,橘皮2两,芎?3两,吴茱萸3两,人参3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胃中虚寒,腹痛肠鸣,面目浮肿,少气口苦,身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