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梨膏

梨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梨膏

药方名称梨膏

处方秋梨3200两,麦冬32两,贝母32两,百合32两,款冬花24两,冰糖640两。

制法上将秋梨切碎,加麦冬等4味,水煎3次,分次过滤后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煎熬,再将冰糖溶化,兑入浓缩液内成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两膏汁,兑炼蜜1两,瓶装。

功能主治润肺利咽,生津止嗽。主肺热咳嗽,口燥烟干,失音声哑,气促作喘。

用法用量每服3-5钱,开水调化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梨膏

药方名称梨膏

处方秋梨100斤,萝卜1斤,鲜藕2斤,鲜姜8两,浙贝母1斤,麦冬1斤。

制法上熬汁滤去滓,收膏。每清膏1斤,兑蜜2斤,冰糖1斤,收膏装瓶。

功能主治止嗽化痰,生津止渴。主咳嗽痰喘,痰中带血,咽干口渴,声重音哑。

用法用量每服1两,开水冲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梨膏

药方名称梨膏

别名法制梨膏

处方秋梨(洗净)30斤,鲜藕(洗净)3斤,大萝卜(洗净)1斤,鲜生姜4两(将4味共捣如泥取汁),鲜生地4两,鲜茅根4两,麦冬2两。

制法上切,用水煎熬去滓后,另兑白蜜等量,收膏后再入柿霜4两搅匀为度。

功能主治咳嗽痰喘,咯血口渴。

用法用量每服1两,开水化服。

注意忌辛辣、油腻。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梨膏

药方名称梨膏

别名雪梨膏

处方鸭梨20个(去核)。

制法取汁,兑炼蜜收膏。

功能主治清肺热,润肺燥,生津降火。主干咳久咳,咳嗽燥呛,咽喉干燥,失音气促,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或加萝卜汁,或加鲜藕汁,或加鲜茅根、鲜生地、柿霜,或加鲜麦冬汁,均为加强其润肺降火而施。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午时茶

    药方名称午时茶处方茅术300克陈皮300克柴胡300克连翘300克白芷300克 川朴450克枳实300克 楂肉300克羌活300克前胡300克防风300克藿香300克甘草300克 陈茶10千克桔梗45

  • 百部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百部丸药方名称百部丸处方百部根90克升麻15克 桂心五味子甘草紫菀干姜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久新咳嗽,喘息有音,时吐脓血,咽中腥臭,气息不通。用法

  • 搐鼻通关散

    药方名称搐鼻通关散处方杨梅皮、踯躅花根、薄荷叶、白芷、粉草、细辛各等分,牙皂少许,麝香半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洗泪清上。主用法用量搐鼻或吹入鼻孔。凡点药先用此搐鼻为妙。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 枳壳人参丸

    药方名称枳壳人参丸处方枳壳(麸炒.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羌活(一两半)甘菊花(未开者良.微炒.一两)防风(去叉.二两)羚羊角(镑.一两半)葛根(一两) 熟地黄(焙.二两)升麻(二两)黄连(二两) 桂心

  • 白杨皮散

    方出《肘后方》卷六,名见《千金》卷六:白杨皮散药方名称白杨皮散处方白瓜子仁5分,白杨皮2分,桃花4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令皮肤白。主面与手足黑。用法用量食后服方寸匕,日3次。30日面白,50日手足俱

  • 白乳散

    药方名称白乳散处方白丁香半两,乳香1分,黄丹1分,白及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痈毒。用法用量水调涂帛上贴。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六引《惠眼观证》

  • 定痛乳香散

    药方名称定痛乳香散处方虎骨半两(酥炙),穿山甲(炎炮,炒)些许,乳香2钱,没药2钱,败龟版1两,当归须半两,紫金皮2两,半两铜钱5个(无,自然铜火炼醋浸),骨碎补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金伤病证,

  • 渫白圆

    药方名称渫白圆处方附子一枚(六钱重者.生.去皮.脐),生硫黄(别研)、天南星(生用)、半夏(生用),各一两;盆硝、玄精石,各半两。炮制上为细末,入细面三两令停,水和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膈痰涎不

  • 如圣饼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如圣饼子药方名称如圣饼子处方防风、天麻、半夏(生),各半两。天南星(洗)、干姜、川乌(去皮.尖),各一两。川芎、甘草(炙),各二两。炮制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圆,如鸡

  • 防风散结汤

    《审视瑶函》卷四:防风散结汤药方名称防风散结汤处方玄参1钱,前胡8分,赤芍药8分,黄芩8分,桔梗8分,防风8分,土贝母8分,苍术8分,白芷8分,陈皮8分,天花粉8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化痰散热。主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