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椿皮丸

椿皮丸

普济本事方》卷五:椿皮丸

药方名称椿皮丸

处方臭椿白皮(去粗皮,焙干)120克苍术(泔浸一夕,去皮,晒干,不见火)枳壳(去瓤,细切,麸炒黄)各60克

制法上研细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敛肠止血。主脏毒、肠风,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送下30~40丸。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五

丹溪心法》卷二:椿皮丸

药方名称椿皮丸

处方龟版60克(酥炙)升麻香附各15克 芍药45克侧柏叶30克 椿根白皮22.5克

制法上研为末,粥和为丸。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清利湿热。主肠风便血,日久血虚。并治麻风、癣疮见于面部。

用法用量以四物汤加白术黄连甘草陈皮作末,汤调送下丸药。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明医指掌》卷六补。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济生》卷四:椿皮丸

药方名称椿皮丸

处方东行椿根白皮(锉,焙)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醋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腹中刺痛,及痔漏下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陈米饮送下。

摘录《济生》卷四

《本事》卷五:椿皮丸

药方名称椿皮丸

处方臭椿白皮(去粗皮,焙干)4两,苍术(泔浸1夕,去皮晒干,不见火)2两,枳壳(去瓤细切,麸炒黄)2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毒肠风。缘荣卫虚弱,风气进袭,因热乘之,便血性流散,积热壅遏,血渗肠间,故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臭椿皮气味辛苦寒,入手、足阳明、厥阴;苍术气味辛温,入足太阳、阳明;枳壳气味苦寒,入足太阴。此因饱食房劳,血渗大肠,腹中刺痛下血,谓之脉痔,热气蕴积不能流畅,故投以苦寒燥剂,每多效验也。

摘录《本事》卷五

《惠直堂方》卷一:椿皮丸

药方名称椿皮丸

处方白臭椿根皮、红香椿根皮(俱要在土内者方可用。去土净刮去粗皮,微焙,为末)。

制法上药清米汤打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下痢危笃,或色如羊肝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清米汤分4-5次徐徐送下。

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猜你喜欢

  • 广荗煮散

    药方名称广荗煮散处方蓬莪术(煨)半两,槟榔(生锉)半两,官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甘草(锉,炙)半两,芎?3分,白术3分。制法上锉碎。功能主治心疝,心痛,肢体虚冷。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

  • 柽枝煎

    药方名称柽枝煎处方嫩柽枝3斤,牛蒡根5斤,石榴20颗(和皮捣碎。如无,即用枝2斤代之),生木瓜2颗(和皮细切;如无生者,即用干者倍用代之),桑根白皮5两(如无,以桑枝细锉代之),羚羊角屑3两,生姜3两

  • 荸荠萝卜汁

    药方名称荸荠萝卜汁处方鲜荸荠10个 鲜萝卜汁50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鲜荸荠削皮与鲜萝卜汁一同煮开,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解毒消炎。适用于疹后伤阴咳嗽者。用法用量空腹温热服。摘录《经验方》

  • 归命丸

    药方名称归命丸处方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焙),桂半两(去粗皮),半夏半两(洗7遍去滑,焙),乌头半两(去皮脐),附子半两(去皮脐),干姜半两,硫黄(舶上者)半两,槟榔(锉)2枚,胡椒49粒,肉豆蔻(

  • 丁附散

    《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澹寮》:丁附散药方名称丁附散处方附子1个(大者,周围钻孔,用丁香插入孔内,以面裹煨熟,去面不用)。制法上以附子、丁香为末。功能主治冷吐翻胃,及吃食移时即吐。缘水不胜火复还脾,脾不

  • 加减地黄汤方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汤方处方熟地黄15克,丹皮12克,萸肉12克,山药9克,茯苓12克,泽泻9克,枸杞30克,菊花15克,赤芍15克,当归12克,丝瓜络25克,珍珠母50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主肝肾不足,

  • 三黄栀子豉汤

    药方名称三黄栀子豉汤处方三黄汤合栀子豉汤。功能主治热病时疫,头痛壮热。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 黄丹五倍子水

    《古今名方》:黄丹五倍子水药方名称黄丹五倍子水处方黄丹 枯矾 明矾各12克五倍子百部各15克雄黄白芷白鲜皮硫黄各6克朱砂轻扮各3克蛇床子白附子白风仙花各9克 陈米醋1.5升制法上药分别研末。将陈米醋放

  • 前胡散

    药方名称前胡散处方前胡、子芩、山栀仁、防风、甘菊花、沙参、甘草(炙),各半两。羚羊角屑、麦门冬(去心)、枳壳(麸炒),各一两。石膏(二两)。功能主治治热毒风攻头面,壅热,口干心烦,不欲吃食。用法用量每

  • 交藤丸

    《中藏经》卷下:交藤丸药方名称交藤丸处方交藤根1斤(紫色者,河水浸7日,竹刀刮去皮,晒干),茯苓5两,牛膝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纸袋盛之。功能主治驻颜长算,祛百疾,久服延寿。主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