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楮叶散

楮叶散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楮叶散

药方名称楮叶散

处方蜗牛(焙干)半两,蛤粉1分,龙胆(去土)1分,桑根白皮(锉,炒)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煎楮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本事》卷五:楮叶散

药方名称楮叶散

别名羌活

处方羌活(去芦)半两,川芎(洗)半两,旋覆花(去梗,净)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甘草(炙)1两,苍术(泔浸1夕,去皮,晒干,不见火)1两,楮叶(自采不生楮子者)1两,桑叶(并8月采,阴干)1两,甘菊花1分,楮实1分,蝉退(去头足)1分,木贼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暴赤眼。

用法用量羌活散(《普济方》卷七十一引《龙木论》)。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简易方》引作“楮英散”。

注意忌湿面及酒。诸药合时不得焙及犯铁器。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方中羌活气味辛甘平,入足太阳;川芎气味辛温,入肝胆;旋覆花气味咸温,入手太阴阳明;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苍术气味辛温,入足太阴;楮叶气味甘凉,入足厥阴;桑叶气味辛甘凉,入手太阴、足厥阴;甘菊花气味辛凉,入手太阴;楮实气味甘温,入足少阴、厥阴;蝉退气味咸甘寒,入足少阳、厥阴;木贼草气味甘苦微温,入足少阳、厥阴。此亦因肝胆上逆,头目疼痛,将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虽有咸苦之品而辛散之药居多,且以清茶送药也。

摘录《本事》卷五

《续易简方》卷四:楮叶散

药方名称楮叶散

处方楮叶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瘴痢,不问老少,日夜百余度者。

用法用量每取2钱,乌梅汤调服,1日2次。另取羊肉裹末纳谷道,痢出即止。

摘录《续易简方》卷四

猜你喜欢

  • 鸡肠酒

    药方名称鸡肠酒处方鸡肠1具。功能主治小便数。用法用量上洗如常法,锉碎,炒作臛,以酒着椒、葱、五味食之。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 含化萝卜子丸

    药方名称含化萝卜子丸处方萝卜干1两(微炒),冬瓜子仁半两(微炒),栝蒌子仁半两,诃黎勒皮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五味子半两,皂荚子仁半两(微炒),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细末,

  • 安胎达生散

    药方名称安胎达生散处方紫苏、陈皮、川芎、人参、白芍、甘草、当归、大腹皮、生姜、葱白。功能主治怀孕八九月,胎动不安,或跌伤辏上,心腹腰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 大腹子汤

    药方名称大腹子汤处方大腹皮1两,槟榔半两,枳壳(麸炒)半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知母半两,陈皮(去白)半两,甘遂(煨)1分。功能主治症癖腹满,小便不利。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1钱,水1小盏,煎5分,去

  • 甘草汤

    《伤寒论》:甘草汤药方名称甘草汤别名温液汤(《千金翼方》卷十五)。处方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少阴咽痛,兼治舌肿。用法用量上一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一日二次

  • 活血饮子

    药方名称活血饮子处方当归、菖蒲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血气冲心。用法用量每服1钱,酒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辟谷散

    药方名称辟谷散处方山药8两,莲肉(去心皮)8两,芡实(去壳)8两,白扁豆(去壳,炒)8两,绿豆(去壳,炒,末)8两,薏苡仁(去壳)12两,小茴(炒)4两,白粳米(炒黄)2升。制法上共磨为末。功能主治救

  • 蠲毒流气饮

    药方名称蠲毒流气饮处方白芷、防风、陈皮、连翘、人参、香附、川芎、当归、玄参、天花粉、枳壳、甘草、桔梗、小柴胡、鼠粘子、山栀仁。功能主治伤寒喉闭。伤寒遗毒不散,热毒入于心经脾经,致8-9日后喉闭。用法用

  • 九味芦荟丸

    《原机启微》卷下:九味芦荟丸药方名称九味芦荟丸处方芦荟15克 胡黄连当归龙胆草(酒浸炒)芍药川芎芜荑各30克木香甘草(炙)各9克制法上药为末,茯神糊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三焦及肝胆经风热;目生云翳;

  • 柴胡黄连膏

    药方名称柴胡黄连膏别名柴胡丸处方柴胡(去苗)、胡黄连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和膏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盗汗,潮热往来。用法用量柴胡丸(《幼科证治大全》)。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