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槐白皮膏

槐白皮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

炮制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

功能主治治内外诸痔,肿核结硬,或痒发无时,或痛不可忍,或肛边生疮,赤烂侵溃,或鼠乳附核,久不消散。

用法用量每用摩疮上,日再用。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圣惠》卷六十: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5两(锉),赤小豆5合(捣碎),白芷甘草2两,木鳖仁2两,槐子3两(捣碎),楝子3两,当归3两。

制法上细锉,以猪膏1斤半,以慢火煎,候白芷黄赤色,绵滤去滓。

功能主治痔疾。下部痒痛,肛边生肉,结如鼠乳,肿硬疼痛。

用法用量取滓涂摩痔上。

摘录《圣惠》卷六十

《千金翼》卷二十四: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5两,赤小豆2合,楝实50枚,桃人50枚,当归3两,白芷2两,甘草2两。

制法上以成煎猪膏1斤,微火煎白芷色黄,去滓。

功能主治下部痒痛,痔疮。

用法用量摩病上,兼导下部中。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槐白皮膏

药方名称槐白皮膏

处方白皮5两,赤小豆5合,楝实50枚,槐实50枚,当归(切,焙)3两,白芷2两,甘草2两,猪脂3斤。

制法上锉细7味,先煎脂令沸,下诸药同煎,候白芷黄赤色,绵绞去滓,瓷盒盛。

功能主治脉痔,下部痒痛成疮。

用法用量每用涂摩疮上,1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猜你喜欢

  • 当归二香汤

    药方名称当归二香汤处方当归1两,沉香5钱,降香5钱。功能主治七窍流血,死在须臾。用法用量先将当归煎汤,后将2香磨入,童便和服。摘录《医抄类编》卷七

  • 桂枝麻黄散

    药方名称桂枝麻黄散处方桂枝1两,麻黄(去根节)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赤芍药1两,葛根(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阳毒伤寒,项背汗出,急强恶风者。用法用

  • 长春绿袍散

    药方名称长春绿袍散处方金丝矾1两5钱,绿矾1两5钱,川芎1两5钱,胆矾(一方用信)1两5钱,细辛1两5钱,白茯苓1两5钱,诃子肉1两5钱,川百药煎1两5钱,没石子1两5钱,酸石榴皮1两5钱,五倍子1两

  • 锭粉丸

    药方名称锭粉丸处方锭粉不拘多少,葱汁。制法上为末,混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心痛。用法用量每服30丸,花椒汤送下。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 除瘟散

    药方名称除瘟散处方大黄1分,朴消(研)1分,牵牛粉半两,槟榔2个。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三十六种夜热昼凉,瘟病候。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临卧煎黄芩汤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 孔子练精神聪明不忘开心方

    药方名称孔子练精神聪明不忘开心方处方远志7分,菖蒲3分,人参5分,茯苓5分,龙骨5分,蒲黄5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益智。主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井花水调下,1日2次。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六引《金

  • 葱白熨

    《仙拈集》卷三:葱白熨药方名称葱白熨处方葱白(连根)。功能主治乳痈,吹乳。用法用量上捣烂,敷乳患处,上用平底瓦罐盛灰火熨葱上1时,葱茎熟热,蒸乳上。汗出即愈;或以葱捣烂炒热敷上,冷即换,再炒。摘录《仙

  • 秘传敛瘤膏

    药方名称秘传敛瘤膏处方血竭轻粉龙骨海螵蛸象皮乳香各3克 鸡蛋15枚(煮熟,用黄熬取油20毫升)功能主治生肌完口。治瘿瘤用枯瘤药,其瘤自然枯落后,疮口来敛者。用法用量上药除鸡蛋油外,各研为细末,共再研和

  • 祛风至宝丹

    药方名称祛风至宝丹处方防风(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石膏(一两)黄芩(一两)桔梗(一两) 熟地黄(一两)天麻(一两)人参(一两)羌活(一两)独活(一两)当归(二两半)川芎(二两半)滑石(三两)甘草(二

  • 二香三棱丸

    药方名称二香三棱丸处方丁香1两,本香1两,京三棱(煨,锉)3分,鸡爪三棱3分,石三棱3分,硇砂(研)半两,牵牛子(炒)半两,大黄(炮)半两,蓬莪术(炮)半两,槟榔(锉)1两,巴豆50个(去皮心,出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