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甘草汤

橘皮甘草汤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三:橘皮甘草汤

药方名称橘皮甘草汤

处方甘草1两,升麻半两,生姜3两,橘皮2两。

功能主治伤寒呕哕不止,病源伏热在胃,令人胸满则逆,气逆则哕。若大下后,胃气虚,亦可致哕。

用法用量水3升,煮取2升,顿服之。

注意海藻菘菜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三

《鸡峰》卷十三:橘皮甘草汤

药方名称橘皮甘草汤

处方橘皮3两,生姜2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中暑。身大热,背微恶寒,心中烦闷,时时欲呕,渴不能饮,头目昏痛,恶见日光,遇凉稍清,起居如故,其脉虚大而数。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3升,煎至1半,去滓,分3次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三

奇效良方》卷十二:橘皮甘草汤

药方名称橘皮甘草汤

处方橘皮(生用)1两,甘草(炙)1两,厚朴(去皮,姜汁制)1两,羌活2钱半,防风2钱半,肉豆蔻2钱半,茯苓2钱半,川芎半两,吴茱萸1钱。

功能主治脾脏不和,泻痢,疟疾,腹痛,下部无力,体重足痿,脚下痛,饮食中满,四肢不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四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二

猜你喜欢

  • 茵陈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茵陈赤小豆汤处方茵陈30克,赤小豆12克,炒薏仁24克,泽泻9克,炒苍术9克,炒黄柏9克,苦参12克,防己9克,佩兰9克,木通9克,白蔻9克,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芳香化浊。主湿热下注

  • 防风枳实汤

    药方名称防风枳实汤别名防风汤、防风枳实散处方防风3两,枳实3两(炙),茯神4两,麻黄4两(去节),细辛2两,芎?3两,前胡4两,生姜4两,半夏4两(洗),杏仁3两,竹沥3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风头眩欲

  • 宣清导浊汤

    药方名称宣清导浊汤处方猪苓15克茯苓15克寒水石18克 晚蚕沙12克皂荚子9克(去皮)功能主治宣泄湿浊,通利二便。治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志轻度昏迷,少腹硬满,大便不通,小便赤少,舌苔浊腻,脉象实者。

  • 燃照汤

    药方名称燃照汤处方草果仁3克 淡豆鼓9克 炒山栀6克 省头草4.5克 制厚朴3克 醋炒半夏3克 酒黄芩4.5克滑石12克功能主治治暑秽夹湿,霍乱吐下,脘痞烦渴,外显恶寒肢冷者。用法用量水煎,凉服。摘录

  • 良验益真散

    药方名称良验益真散处方黄耆(陇西者)2两半,桂心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精败血出。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食前酒饮调下,日3次。摘录《元和纪用经》

  • 复方矮地茶糖浆

    药方名称复方矮地茶糖浆处方矮地茶100g,铁包金100g,金樱子100g,岗梅50g,沙参50g。制法将上药锉碎,煮提两次,过滤,滤液合并,浓缩至400毫升时,静置沉淀,取上清液过滤。另取蔗糖88g制

  • 经验羌活桃仁汤

    药方名称经验羌活桃仁汤别名羌活桃仁汤处方玄胡索、桃仁(去皮尖)、杜仲(炒)、红花、牛膝、破故纸(炒)、苍术(炒)、归尾、羌活、官桂、小茴香(炒)各等分。功能主治坠堕挫闪,气血凝滞,攻刺腰痛。用法用量羌

  • 葱乳汤

    药方名称葱乳汤处方人乳120毫升葱白3厘米功能主治主小儿初生不吃奶,或不小便者。用法用量上二味,和匀,煎一二沸,去葱,分数次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证治准绳·幼科》卷一补。摘录《外

  • 二物汤

    《直指》卷十八:二物汤药方名称二物汤处方辣桂1两半,牵牛(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奔豚疝气、攻刺走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直指》卷十八《圣济总录》卷三十五:二物汤

  • 柴胡知母饮

    药方名称柴胡知母饮处方柴胡(去苗)1两,知母(焙)半两,芦根(锉)3分,槟榔1两,陈橘皮半两,人参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呕吐不下食,头痛身热。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6分,去